辛國琴
【摘要】目的:対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治療的探討。方法:選取某院2013年6月~2015年11月進行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就診治療的患者100例,隨機將其平均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進行臨床上常規的藥物治療,實驗組患者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藥物氯吡格雷進行輔助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進行分析。結果:經過治療分析,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是98%;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是86%,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心絞痛發生的頻率都有所減少,持續時間也有所縮短,實驗組患者的變化更加明顯。結論:對于心絞痛患者,給予常規的心絞痛藥物加上氯吡格雷藥物進行治療,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治療
【中圖分類號】R5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2
心絞痛是心臟疾病的一種常見類型,心絞痛患者在病情發作的時候往往會有劇烈的疼痛,甚至會有瀕臨死亡的恐懼體驗,并且心絞痛的發作時間比較長,最多的時候可以持續十幾分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心血管心絞痛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典型表現,急性心絞痛是因為患者的心臟引發的,發病的時候會出現胸前絞痛劇烈,出現異常的疼痛,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對于心絞痛患者,如果不能進行及時的治療,會引發急性心肌梗死,威脅患者的生命。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的發生是由很多原因引發的,例如患者的心臟冠狀動脈血管出現狹窄、硬化等從而出現心肌缺血,通常會因為過度勞累和過度的情緒變化引發。因此本文選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在某院進行診治的100例急性心絞痛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某院2013年6月~2015年11月進行急性心絞痛就診治療的患者100例進行研究,這些患者被選擇的標準是年齡在40~80歲,都有胸痛和胸悶等現象,同時ST-T段有典型性改變。同時,排除的標準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婦女等。將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兩組:實驗組50例,對照組50例,其中男患者52例,女患者48例,年齡在40~80歲,平均年齡(58±3.2)歲。這兩組患者在年齡、體重、病情、性別、并發癥和心電圖等方面沒有太顯著的差異,P>0.05,因此,在臨床上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取臨床上常用的心絞痛治療方法,例如給予患者β-受體阻斷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要進行詳細的觀察。
1.2.2 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在給予常規治療外,再対患者氯吡格雷進行治療,該藥物的使用方法是78mg/d,連續服藥28d,28d時1個療程。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的心絞痛發作情況,如頻率(發作時1次/d還是一天多次)進行密切觀察,同時仔細觀察患者的疼痛程度,是輕微的還是劇烈的。
1.3 判斷標準 判斷標準分為三種: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顯效是指進行心電圖檢查顯示是正常的,患者也沒有絞痛等情況;有效是指心電圖檢查顯
示為缺血性下降的情況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導聯倒置T波沒有達到規定的標準水平;無效是指心電圖檢查的結果顯示,沒有出現顯效和有效的現象,同時患者有明顯的心絞痛現象。
2.結果
2.1 不同類型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療效的比較結果表明,對于50例實驗組患者,顯效的例數是45例,有效的例數是4例,無效的例數是1例,總有效率達到98%;50例對照組患者,顯效的例數有32例,有效的例數有11例,無效的例數有7例,總有效率達到86%,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對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進行救治應用氯吡格雷過程中,由于氯吡格雷是一種噻吩吡啶類藥物,能夠誘導血小板活化,另外還可以和阿司匹林進行結合。該藥物能夠對凝血酶和膠原誘發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現象具有抑制作用,另外,該藥物與阿司匹林結合,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現象,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液流動,能防止血栓的產生,改善急性心絞痛的癥狀,如縮短了心絞痛發作的時間,減少發作的次數,降低不良反應等。
急性心絞痛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病,其是在心肌短暫缺氧缺血的情況下發生的一種疼痛癥狀,引起該病的原因主要是冠心病,其次是貧血主動脈狹窄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等。該病的發作群體主要是中老年人,且主要是男性群體。同時患者易在40歲以后發病。心絞痛發生的時候,口里含硝酸甘油,可以緩解癥狀。在心絞痛發作的時候,血壓會出現升高,心率會出現加快等現象。心電圖檢查顯示,在沒有發作的時候是正常的,在發作的時候ST-T會出現改變。
對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進行救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患者在發病的時候,應該立即停止任何活動,盡快平臥進行休息,調整呼吸,如果家中有備用的氧氣袋,可以給患者進行吸氧。(2)在患者的足三里進行用力按壓,進行這種操作要求對穴位的位置掌握比較精準。(3)立即給患者服用硝酸甘油進行治療,1~2片/次,然后,對患者的反應進行仔細的觀察,看服用是否有效果,如果效果不顯著,可以加大劑量進行服用。如果這三種方法在應用后,作用不明顯,應該立即進行就醫治療。
對于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治療,加入氯吡格雷進行治療有助于減少心絞痛發病的次數,縮短心絞痛持續的時間,具有更好的療效,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因此,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龍.益氣復脈注射液對氣陰兩虛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CRP及療效的影響[D].福建中醫藥大學,2012.
[2]顧強.調理脾胃法治療脾虛濕盛型胸痹心痛(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3.
[3]劉艷.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1):122~123.
[4]閆弘睿.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3):49~50.
[5]高艷霞,王立旗.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6):113.
[6]李虹,張紅.150例急性心絞痛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2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