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順應市場的需求,近年來校企合作已然成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一種重要模式。在這一背景下,要切實有效的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總體質量,就要求我國各高職院校能給予校企合作充足的重視,并共同富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評價,進而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將就我國高職院校現階段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實踐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5-0-01
近年來,隨著市場對綜合應用型人才需求量的增長,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然人才市場中的重要群體之一,因此,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也逐漸成為了社會各界所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要切實有效的提高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及學生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就要求學校能與企業之間進行充分的合作,并確保學校和企業能共同參與到對學生的培養質量評價中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全面性。然而就目前來看,我國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針對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體系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這就要求在校企間的充分合作中來對其進行優化。
一、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構建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人才質量評價,為切實有效的促進高職院校人才質量培養的質量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就要求各高職院校能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構建如下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1.構建多方聯動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所謂多方聯動具體到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中指的就是要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且評價主體往往也與評價的質量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就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提下來看,其主體主要包含的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政府部門。政府部門在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中主要負責的是對學生教育培養的專業性、課程設置的科學性以及學校教育培養的整體質量等進行評價,這往往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其次,學校。學校在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中主要負責的是根據國家相關的規定來對內部的整體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最后,企業。企業在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中主要負責的是根據市場的實際人才需求來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出相應的建議,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實踐的方式來進行評價。
2.針對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構建多元化的內容體系
為切實有效的提高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培養的全面性,在實際的評價中也應重視針對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構建多元化的內容體系,就目前來看,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內容主要可包含以下的幾個方面:首先,學習質量。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應重視對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進行評價,要求對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等進行深入的了解,且還求學生能具備較高的團隊協作及組織能力;其次,教學質量。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的教學質量也是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求在日常的教學中能重視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職業素養等進行評價;最后,教學條件。教學條件對教學的質量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其往往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實踐
要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切實有效的將學生培養質量評價體系運用到學校的學生培養質量評價中,就要求重視以下幾項工作的實踐:
1.校企合作進行質量評價隊伍的構建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要將高職院校學生培養質量的評價體系充分有效的運用到實踐的評價工作中,就要求政府部門、學校和企業之間加強聯動,共同為學生培養質量評價工作的完善構建相應的質量評價隊伍,進而確保從根本上提高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培養質量評價的全面性。這就要求學校能與企業之間形成有效的合作,在學校相關評價人員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基礎上,要求企業能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學生技能的實踐應用情況進行監控并全面有效的對其進行評價。除此之外在實際的評價工作中,各單位還應重視對評價隊伍人員的整體結構進行優化與調整,并以市場的實際需求為依據為學生培養質量的評價制定相應的制度以對培養質量評價的方式進行規范,進而有效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培養質量評價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多元化評價內容在質量評價中的運用
所謂多元化評價方式的使用主要指的是在對學生培養質量的評價中要就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工作情況以及學生對自己工作的滿意度等進行評價,并合理的進行評價方式和評價內容的選擇。比如,針對學生在學校的知識與技能學習情況,在對學生培養質量的評價過程中,學校就可采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來提高評價的全面性。而針對學生的實踐工作情況,則要求學校與企業共同進行評價,其中企業主要針對的是學生的實際工作情況、在崗位工作的適應情況,在崗位工作的學習情況等,而學校則針對學生對工作的滿意度,企業對學生實際工作情況的滿意度等進行評價,進而將二者之間的評價相結合來進行綜合的評價,并將最終的結果作為學校學生培養質量培養的重要依據。除此之外,學生的職業素質、道德意識以及自身在工作中所具備的潛力等都因作為評價的依據。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學生培養質量評價應通過評價內容及范圍的延伸來對相關的評價體系進行完善進而從根本上提高評價的全面性。就目前來看,我國高職院校以往所采用的單一評價方式已然無法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培養質量評價的全面性。導致學生自身所具備的市場適應能力無法得到提高,對此我國高職院校就必須給予校企合作充足的重視,并通過二者之間的充分合作來提高對學生培養質量評價的有效性與全面性。
參考文獻:
[1]賴永輝.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模塊及指標研究[J].職教通訊,2015(5).
[2]譚智,許文全.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J].教育教學論壇,2013(47).
作者簡介:王仙先(1982-),女,浙江臺州人,碩士研究生,講師,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任教,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