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草地大國,草地資源豐富,培養優秀的草業科學人才對科學利用和保護草地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草業是以草原、草地為基礎的綜合產業,草地調查與規劃學是草業科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其實踐教學是鍛煉學生專業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過程。然而,如何在有限的實習期間讓學生更好地得到實踐鍛煉成為實踐教學的難題。因此,文章探討了有效的課程教學模式,為更好的輔助學生對草地資源調查規劃的掌握及吸收奠定基礎。
【關鍵詞】草業科學 教學實習 實踐教學 草地調查規劃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034-01
隨著科學水平的日益提高,人類的創新與時俱進,涌現出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為不同學科的發展擴大提供了新的生命力。草地資源調查也產生了不同的方法與技術。傳統的草地資源調查方法已不能滿足實踐需要,因此草地資源調查規劃學教學的模式與方法也需要改變,使其更為便捷、有效、精準。“草地資源調查規劃學”是闡述認識草地資源和制定合理開發利用草地資源總體方案的原理與方法的學科[1-2],是草業科學本科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在教學、科研及生產應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3]。該課程的實踐性極強,但是由于課堂理論的抽象性,使學生們無法完全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所以需要在學生理論學習之后,實踐的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草地資源是重要的國土資源,是發展畜牧業的物質基礎,是一種可更新的自然資源。草地資源生產力的動態性要求資源數據具有可更新功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人才培養的兩個重要環節,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不僅在內容和功能上相互補充和融合,在時間上也應相互協調、相互銜接。傳統“灌輸式”的實踐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集中記錄的野外實習教學方式。在實習地點,教師講解相關的內容,學生被動筆錄。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
實踐教學是本科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在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認知客觀世界、提煉客觀規律、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增強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草地資源調查規劃學這門課程來說,實踐教學是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學生動手能力、理論知識運用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的綜合訓練過程,是提高專業人才創新能力和專業素質的關鍵途徑和手段。
二、草地資源調查規劃學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教學內容上來看,主要存在三個問題: 第一,觀念陳舊、重視不夠。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堂輕課外”的弊病,輕視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被置于次要和服從的地位。導致實踐教學體系不完整,設施不到位,教師不匹配,管理不嚴格,從而造成了大學生普遍存在動手能力差、實踐能力弱的問題。第二,傳統的草地資源調查方法主要強調地面調查,不僅耗時、耗力、耗財,而且實用性差。傳統的草地調查方法主要強調地面調查,沒有很好地應用現代科技手段。隨著畜牧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開發和利用草地資源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深入,“3S”技術正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草地資源的研究中。第三,忽視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與實習教學的有機結合。實踐教學不僅是對理論教學的鞏固和結合,更為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又怎樣從實踐中得出結論。因此,實踐教學應是對理論教學的一個升華。
三、草地資源調查規劃學實踐教學模式初探
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時,各農林院校都圍繞培養目標,結合自身實際,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了探目標,結合自身實際,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了探內蒙古農業大學提出“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等[4]。
實踐教學的教學目的是為了檢驗學生所學理論與方法,采用相應手段,按照實際工作的要求進行實際教學的教學活動,是掌握基本技能的必要教學活動。草原管理學與草地資源調查規劃學有很多相似的野外調查內容,將兩門課程的實習安排在一起有利于學生綜合學習草地調查的內容,而后回到學校實驗室再分開分析不同的內容,這既節省了實習資源,又使教師資源也得到整合。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在學識、能力、興趣方面的差異,同樣的實驗內容和要求,完成情況卻出現了較大的差異。為了適應這一差異,滿足不同個體的教學要求,實驗教學時間之外,另外安排時間,完成得不理想的能夠繼續完成教學內容,達到教學要求;建立創新實驗室,使完成情況良好,但又希望繼續進行一些新的實驗的同學,能夠進一步提高。單憑實驗教學仍然無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也不能充分發揮創新實驗室的作用。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將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納入到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來,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的引導,注意對學生實踐活動的興趣的培養[5]。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提供不同層次的實踐內容,提出靈活多樣的實踐要求,增強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心,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興趣。
四、小結
綜上所述,傳統的實踐教學方式和手段,已越來越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信息技術革命向實踐教學方式提出了挑戰。為了使學生將來能適應日益變化的形勢,就應該從現在就加強實踐教學,盡快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作為草業科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實踐教學質量的好壞對學生以后了解草地、認識草地的影響很大。要提高本專業教學質量,還要從整體上優化課程設置,建設好專業課程。
參考文獻:
[1]許鵬.草地資源調查規劃學網[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2]許鵬.草地調查規劃學網[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
[3]吳泳梅,靳瑰麗,朱進忠等.適應新形式,改革草地資源調查規劃學教學實習內容[J].草業科學,2006,23(7):102-104.
[4]文心田,龔浩,池加敏等.高等農林本科教育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革措施[J].高等農業教育,2000(2):46-58.
[5]田中俊.多元化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棗莊學院,2007(10):103-105.
作者簡介:
汪洋(1987-),男,新疆烏魯木齊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氣候變化與草地生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