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摘要】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空間得到拓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語文課程標準》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著重進行了強調,語言學科的綜合性強,生活性和實踐性強,是現代社會新型人才所必不可少的一項素養。綜合實踐活動需要學生從語文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心智技能、語言技能、交際技能進行調動,讓自己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偠灾?,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能單純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是不可缺少的;并且,學生的品德、個性、價值觀的形成都是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形成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實踐活動 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061-01
一、提出讓小學語文實踐活動代替小學語文課堂的必要性
1.人文性以及工具性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質,每個人學習語文的時候對文章會進行品評,以往的教學中,只要和問題有關,文章的美感就很難保證,因此,我校開展的語文活動讓學生根據要求來進行,對其成功進行品評。
2.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過去教師和學生都是自己設計問題,一次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參與的學生比較少,學習的面積比較窄,學生的主動性不夠,學習的能力比較差,浪費了很多的時間,課堂教學的效果不盡如人意。這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通病,如果讓課堂的主要形式變成語文活動,就會獲得不同的效果,各章節的語文課程教學活動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都有提升作用,能夠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行鍛煉。 3.活波是這個年齡段學生的特性,學生比較喜歡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學習,學生對于過去的教學模式比較厭惡,因為過去的教學以理性文章剖析為主,這樣并非是語文活動,學生對于活動比較熱衷,能夠參與其中,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夠得到鍛煉。教師對語文活動的設計要有預見性,問題的設置比較靈活,掌控度高,學生能夠參與設計,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語文實踐活動的具體項目
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包括了朗讀、導游、演講、表演、習作品評等等。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使用過這些方式,但是都是作為輔助措施,偶爾的使用,頻率和時間均比較短,而語文活動的方式則是在課堂中貫穿。比如在講《十里長街送總理》這一課時,在實際教學中,第一節課我們要用寫悼詞紀念周總理為語文活動的開始,可以讓同學們扮演不同的人向周總理告別,之后我們再由老師和同學們朗讀文章,這時就不需要老師講解太多,學生已經能夠了解課文的內容以及人物的心情。而且學生還能夠說出這篇文章作者哪里寫得好,這是因為學生們有心理上的體會。大家一直在說優秀的文章可以讓讀者在心理上產生共鳴。語文課堂的設計讓學生能夠產生共鳴,學生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收獲的比我們預想的要多。因此無論是認字、書寫還是寫作都能夠給予學生不同的收獲,長期堅持則能夠獲得極大的語文素養提升。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興趣得到了培養,這樣就能逐步的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
三、怎樣更好的開展語文活動
小學的語文課堂中筆者曾經有過一堂“趣味識字課”,是讓學生對教室進行布置,然后讓學生從中尋找自己喜歡的文化,學生一共找到了幾百字,其中陌生字比較多,以往學習的字也有不少,于是,筆者通過畫水果的方法,讓學生將陌生的字畫出來,讓他們根據字來進行動作表演,由其他的孩子來猜,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很快的就對這些陌生的字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有些學生還學會了詞組,這樣的教學效率是普通的一字一句教學背誦所達不到的。
在上《雨鈴鐺》這一課時,我采用的方法是詩歌朗誦比賽,學生朗誦的有動作,有感情,而且記得還非常牢固。詩歌所體現的意境已經全部展現出來,也用不著老師過多的去分析講解,在結尾的時候還可以讓學生們再續寫詩歌,雖然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同樣寫的很好,同樣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這種方法不僅應用在詩歌、識字等簡單內容教學方面,而且還可以運用到閱讀、習作等方面的教學中,同樣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講到《草原》一文時,我們可以讓學生當導游,雖然時間緊,效果不盡如人意,但同學們卻找到了草原的很多特點,而且好多同學在寫文章時不自覺的就利用上了這些特點。甚至有的學生能寫出導游詩,這是給學生最大的收益了。
語文教學活動時常常出現文章分析不透徹,淺嘗輒止的情況,我們希望能夠將文章分析透徹,讓學生能夠熟悉,可是即便如此,學生不會讀不會寫不會用,那么我們的分析似乎沒有用處,如果我們轉變過去的指導方式,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解放,將語文教學活動變成提升協作能力的工具,作為知識拓展的橋梁,則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學生平時積累的一些優秀詞句、精美篇章,是其語言庫的精華,從積累中不斷的對遣詞造句進行領悟,然后進行自我的表達。對于相同的主旨和相同事物進行不同的表達,讓學生的語言掌控能力得到鍛煉。我們延續的傳統的教學方式具有惰性,學生的思想僵化,不與時俱進,不能夠舉一反三。我們在心理上不敢去嘗試,所以傳統的教學方式至今仍然在使用,而教學改革是我們創新的平臺和依據,我們有了這樣的條件,應該要大膽的去嘗試。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課堂的實際效果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們課題組也會不斷的對課題實施情況進行總結歸納,多反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發現,及時的糾正,調整教學方向,尋找準確的對策,在反思中前進,持續、高效的對課題教學進行改革,為教學改革付出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