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細林
【摘要】群文閱讀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模式,是促進學生閱讀水平提升的關鍵,就目前來看,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教師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學生興趣不高,這些問題均會對群文閱讀教學造成影響。
【關鍵詞】語文 群文閱讀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087-02
本文將分別從:群文閱讀、群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現狀、群文閱讀教學意義分析、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四個方面來闡述。
一、群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現狀
(一)教學措施單一
我國教育教學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在教學工作中缺乏靈活多樣的教學對策,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忽視了學生學習主體性,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已習慣了單篇閱讀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群文閱讀教學難以開展,從而達到閱讀教學活動的共識,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二)閱讀資源的匱乏
經筆者研究,目前初中語文課本閱讀資源難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基于此,教師應擴大閱讀量,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就目前來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受多種因素影響,在閱讀素材方面有所匱乏,尤其對于小地方的學校而言,這種情況十分突出。閱讀作為語文學習中最關鍵的部分,閱讀能力是學習語文的重要能力,就目前來看,我國許多初中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閱讀目標不明確,閱讀方法缺乏系統性,嚴重影響到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閱讀教學模式實施困難
初中階段的學生認識結構缺乏完善,知識能力會受發展水平的影響。基于群文閱讀下,學生需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文獻,并對此展開討論。然而對于低水平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高,從而導致閱讀教學中困難較大,嚴重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
(四)教學內容較淺
現今的閱讀教學大多還是以教師為主導,他們將所有閱讀類型和要求一一灌輸給學生,針對講解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大量訓練,缺乏了一個科學緩慢讓學生消化理解的過程,也限制了學生個性與情感表達的積極作用,使學生缺乏一定的閱讀思維構建,最終制約了學生的個人發展。另外,在這樣的傳統教學形式中,教師一般只采用基本教學技能,所講內容也十分淺顯,只用單純的文字表述,對于閱讀內容的深度、學生思維連貫性并不重視,因此教學安排不夠合理,教學形式陳舊單一,不符合學生的閱讀實際。
二、群文閱讀教學意義分析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就目前來看,初中階段的學生認識還不夠全面,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群文閱讀可幫助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通過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為學生提供更多閱讀時間,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群文閱讀教學作為教學的基本模式,符合學生表現欲望強、活潑好動的特點。
(二)拓展學生視野
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還能增加學生閱讀量,開闊學生視野,僅僅是通過課堂教學是難以提高閱讀效率的,據此教師應增加學生閱讀量,為學生提供更多閱讀資源,例如:教師可選擇一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茶花女》、《簡愛》等閱讀材料,讓學生接觸到更多作品,對學生文學素養、閱讀素養的提高做出了努力。
(三)提高學生閱讀速度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我國教育教學中得到了有效應用,基于信息技術下,教學領域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為促進學生自身素質,應增大學生閱讀量,促進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
(四)促進學生思維全面發展
群文閱讀能促進學生多元思維的形成,初中階段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十分豐富,通過群文閱讀的開展來建立學習間的聯系,更好地感受學生樂趣。
三、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一)合理選擇閱讀素材
為促進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實施,在閱讀素材的選擇上應遵循一定原則,在素材的選擇上應以學生水平、認識結構、興趣愛好為主。例如: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可選擇簡單的閱讀素材,例如:寓言故事,高年級學生則應選擇難度較高的素材,立足于學生能力與水平,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合理的閱讀素材能促進閱讀教學工作的有效實施,在語文閱讀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群文閱讀議題選擇具有橫向性
群文閱讀教學中議題選擇十分重要,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不同文章以統一方式組合在一起,圍繞某個議題展開討論,并達到共識。舉個例子:教師在教授《刻舟求劍》時,首先,教師應理解相關寓意,然后讓學生參與其中,與教師共畫文章情節結構圖,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所含寓意,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此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設計同一性問題,通過比較來實現閱讀教學,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包括:縱向比較、內容比較、橫向比較、形式比較等。當學生閱讀《守株待兔》、《鄭人買履》、《買櫝還珠》等作品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這四個不同的寓言故事是否存在共同點,通過比較,學生便能發現寓言故事在情節上的反復性特點,使閱讀教學順利得到開展。
(三)教師進行合理指導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作為閱讀主體,但依然需要教師的引導,新課程的實施下,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有效的教學課堂,從中發現,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合理指導,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可缺少,從閱讀素材的選擇到議題制定,確保閱讀教學的有效實施。另外,教師應組織“群文閱讀”課外活動,這也是語文閱讀的主要教學模式,在“群文閱讀”活動中將校本課程納入其中,以閱讀為主,將藝術、體育、科技等活動聯系在一起,從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四)更新并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傳統教學觀念難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基于此,教師應對傳統教學理念加以創新。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老師在應試教育環境、升學考試等影響之下,往往關注學生考試成績,其教學模式較古板。基于新課標不斷深入的環境下,要求初中語文老師根據學生具體學習情況,更新且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以學生為閱讀教學主體,并在初中閱讀教學中融入相應的人文教育方面的內容,加強對學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培養,多加重視對學生價值觀念的教育,以充分滿足學生成長需求。
(五)加強對學生的學習體驗
老師應為學生創建一個合適的教學情境,加強對學生的情景化體驗,構建相應的情景化教學,使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及吸引力漸漸提高。閱讀自身屬于較平面的內容,經設計情境教學,可大大改善文本教學中比較古板的教學情況,老師也可于文本教學中融入音樂、小視頻、圖片等,運用優美的音樂旋律將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文章內容。
(六)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體系
對于教師而言,其工作不僅僅是在課堂上進行教材的講解,讓學生們能夠學到知識,還要對學生完成教育的工作,迎接上級的檢查,領導下發的任務等,因此教師的工作比較繁雜,壓力也比較重。通過合理評價來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評價體系構建中,第一,評價要有一定的激勵性,對于教師的評判要從工作的態度和思想深度出發,還要看教師的工作能力以及任務完成的程度,從多個維度和方面,實現對教師的評價公平、合理、客觀;第二,在評價體系中,還應注重教師自身角色的有效轉變,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來展開,最后,就要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以及舒適度,這對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結束語
綜上,筆者對群文閱讀教學實施的意義現狀進行了一一闡述,目前群文閱讀教學在實際開展中還存在諸多不足,對閱讀教學的實施起到一定阻礙。在教學改革越發深入的大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要因材施教,還需加強對教學元素有效融合,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教學中的作用能夠較好地體現出來,從而幫助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邵水潮,趙陽.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價值與問題反思[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07):35-37.
[2]李艷嬌.淺析語文閱讀教學新趨勢:群文閱讀[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3):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