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遙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培養和提高的重要意義,作為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力的主要途徑,樂理和視唱練耳教學所具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立足于當今的時代背景,從中職院校開展樂理、視唱練耳教學所具有的意義出發,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為相關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提出了策略,供廣大教師參考。
【關鍵詞】中職院校 樂理 視唱練耳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197-01
由于在中職院校就讀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能力較差、學習興趣不高等共性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樂理和視唱練耳教學的開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想要提高教學效率,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在中職院校開展樂理、視唱練耳教學的意義
樂理、視唱練耳教學作為現階段我國各中職院校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之一,通常由視唱練耳以及樂理知識兩部分所構成,其目的在于對中職院校學生所掌握的視唱、節拍和其他知識加以訓練,保證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1]。由此可以看出,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研究,并以此為基礎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創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保證樂理、視唱練耳教學在中職院校高效開展的策略
(一)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與其他稍顯枯燥的學科相比,樂理、視唱練耳更易受到中職院校學生的喜愛,但是想要保證學生始終對相關練習具有高度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較為困難,針對這一現狀,需要教師結合中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實現對學生興趣的有效激發。通過對各中職院校進行走訪和調查可以發現,現階段被大量應用在以樂理、視唱練耳為代表的中職教學課堂中的教學方法為合作教學,以“三和弦”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開展前將班級學生劃分為相應的學習小組,根據“三和弦”的相關內容提出“三和弦是什么?”、“三和弦具有怎樣的特點?”“三和弦一般應用于什么地方?”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對相關內容進行學習和討論,這樣做能夠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態之下,調動學生積極性[2]。又或者,教師可以在視唱練耳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座位方向進行更改,讓學生們圍坐在一起,這樣做能夠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準確捕捉周圍學生視唱的聲音,互相監督、共同進步。上述教學實例均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的。
(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首先需要中職學生明確一點,僅僅對樂理、視唱練耳的相關知識進行掌握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將不同知識與不同課程相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作為音樂基礎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樂理、視唱練耳對其他課程而言也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中職院校學生應當具備將自己所掌握樂理、視唱練耳知識和技巧與不同課程內容相結合的能力,在舞蹈課、聲樂課和其他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對相關知識加以應用,這樣做能夠提高學生對舞蹈律動、節奏和步伐進行把握的準確程度,對歌曲節奏、強弱和音準等內容進行把握的準確程度,對鋼琴曲情感、旋律和彈奏力度進行把握的準確程度。
(三)對輔助工具加以利用
想要保證樂理、視唱練耳教學的高效開展,最基礎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對學生音樂鑒賞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開展樂理、視唱練耳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多媒體設施進行合理應用,讓學生能夠對相關知識具有全方位的了解,提高教學效率[3]。例如,教師在對音樂節奏的強弱進行教學時,可以選擇相應的探戈、倫巴或是其他舞曲作為輔助,讓學生以自己所掌握的樂理知識作為依據,對舞曲節奏的強弱進行準確區分,這樣做既避免了傳統教學法單調、枯燥的問題,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綜上所述,教師作為學生進行樂理、視唱練耳相關知識學習的引導者,對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力和綜合素質具有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中職教師需要對自身綜合能力進行不斷提升,結合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提高,使其成長為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莫玲. 淺談中職幼師樂理、視唱練耳的教學發展[J]. 音樂時空,2015,01:163.
[2]肖菊華.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視唱練耳》教學探究[J].音樂時空,2015,01:165-166.
[3]羊捷.紅河州民族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視唱練耳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