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嫵
【摘要】本課程擬以國家和學校改革目標作為指導方向,從課程內容設置、課程教學方法和課程評價制度為主的三個方面展開本課程的改革,以期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能夠和國家和學校的大方針和大方向一致,并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液壓與氣壓傳動 課程改革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6-0221-02
《液壓與氣壓傳動》是我校機械類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并為后續課程的正常開展和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提供相關知識和能力上的保障,但是多年以來一成不變的課程教學模式和考核模式已經與現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有一定的脫節,因此為了迎合國家對于當代職業教育的新要求和學校對于專業教學的新定位和目標,擬從教學內容編排、教學方法改革和評價制度改革等幾個方面對課程改革提出筆者的一點設想。
一、教學內容編排的改革
為了能夠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并考慮迎合國家和學校教學改革的大方向和本課程相關專業教學改革的小方向,擬從怎樣將教學內容和工程實際進行有效對接,使學生能夠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也同時考慮到高職教育的特點,增加實踐性環節的比重,理論性知識和公式的講解和應用以夠用為原則,進行教學內容的編排改革。
為了達到以上要求,在以項目驅動的原則下,將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劃分,使得教學要求更明確、目標更清晰。擬將課程劃分為液壓與氣壓傳動基礎模塊、升降機應用模塊、壓鑄機應用模塊、工業機器人應用模塊、自動流水線應用模塊及數控機床應用模塊,并將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識點按照上面的模塊進行分類和歸類,并提出每個模塊需要達到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同時也希望對于具體實際應用的引入,使得學生對于本門課程知識和技能在實際工況中的應用有初步的認識。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1.課前引導
在課前,要求學生觀看教學資源庫中一些和下節課有關的視頻和相應電子書籍,并復習相應本課程之前所學的有關內容,包括其他相關課程和前置課程內容,在此基礎上,完成學案的預習部分的內容,引導學生對于之前所學進行復習和下節課內容通過感性認知進行預習,引導學生提前進入下節課所授的內容之中,提高課堂授課的效果和效率。
2.分析與釋疑
在課前引導和課堂誘發的前提下,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以案例驅動展開教學,對于問題的詳盡到位分析和釋疑,使得學生對于課堂所授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通過階段性、漸進性的教學環節的推進,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鞏固與討論
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并培養學生的自助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組織學生在本課程后半進程中,由教師進行分組并指定任務,按團隊的形式展開關于某個課題的討論,并提交必要的報告作為作為成果,教師以課堂公開答辯和提交的報告作為依據給予評價。
4.能力提高
每節課和每個模塊完成后,對應學案中都會有相應知識提升和技能提高的要求,并通過項目驅動的方式展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進行自我學習和提高學習,教師主要以指導為主,并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作為構建平時成績的依據之一。
除了按照既定進程推進課程教學的進度,在項目驅動的前提下,綜合運用案例分析、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團隊作業等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自我思考及學習的基礎上,逐步將學生引入教學的進程中來,努力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漸進式地進行知識的吸收和專業能力的培養。
三、評價制度的改革
1.平時考核
貫穿于整個學習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實現考核目標,考核引入學案的方式進行。在項目驅動劃分課程內容的前提下,對每一個教學項目編寫一個工作頁,工作頁包含本項目需要提前預習、課堂重點知識提要、課后練習、實驗指導、實驗完成報告和課后能力提高等內容,每一部分都有相應的要求和需要完成的內容,當整個教學項目完成后,學生提交項目工作頁,教師根據完成的績效,給予學生本教學項目的評分,在工作頁的基礎上,將所有教學項目的工作頁合成一本學案,包含了本課程所有的教學重點難點和需要掌握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并使得平時考核能夠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2.期末考核
采用參考職業技能鑒定的考核方式,將理論知識考核和技能考核融合在一起,并撰寫考核評分明細表,且在此基礎上,通過行業調研和專家論證,并結合相應職業技能證書的要求,建立考核試題庫,從而實現借鑒鑒定化考試的目標。
3.職業素養考核
包含職業紀律和職業能力考核兩個方面,各占10%。職業紀律只要是對學生平時出勤和課堂表現為主要依據進行考核;職業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同工作能力,以課堂小組討論或匯報、課后小組協同項目的完成情況為主要依據進行考核,主旨是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