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琦
摘 要:要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就要注重設計學案,變“一人言”課堂為“多人言”課堂,善待學生的異想天開,倡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評價多元化。這樣,學生才想學、愛學、會學,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課;自主參與;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0-0061-01
傳統的課堂教學只注重“教”,而忽視“學”。教師往往只從“教”的角度設計教學,結果“學堂”變成了“講堂”,學生缺乏自主意識、主動精神和創新能力。有的教師認為,學生專心致志地聽老師講課也是在動腦,也是在參與。其實,學生僅聽教師講課,往往是被動參與,與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有意義的學習不是教師手把手地“教”給學生的,而是在具體情境中由學生自己建構的。
一、注重設計學案
所謂學案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本節課學生要“學什么”“怎樣學”“最終達到什么樣的學習目標”。學案能引導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進而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建構知識。例如,學習“有效采訪”一課時,根據學案,首先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觀看“智慧樹小記者的采訪錄像”,明確“什么是有效采訪?”然后組內商討制定“采訪計劃”。最后根據“采訪計劃”小組合作完成現場采訪任務。這樣,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變“一人言”為“多人言”
學生是知識的積極建構者,是學習的主體,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對象。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時間一般為整節課的1/2,參與度比較高的可達到2/3以上。例如,在開展“身材與健康”主題活動時,教師可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測身高、量體重,根據公式推算自己的身材類型……學生們主動參與活動,討論時各抒己見,匯報時暢所欲言,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才能,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本領,變“一人言”的課堂為“多人言”的課堂,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三、善待學生的“異想天開”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創造性是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主要表現,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哪怕學生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但只要有一點創新的火花,都要珍惜。例如,教師在講解月季花的知識后問學生:“你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學生回答:“是可怕的刺。”另一學生回答:“是美麗的花。”第三個答道:“我想,應該想辦法培育出不帶刺的月季花。”教師沒有斥責學生,而是大加贊賞。因為教師意識到,這是一次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進行創造性思維的機會。事實上,正是喜歡“異想天開”的學生,才最有創造潛力。因此,教師應大膽面對學生的想象,加倍關注愛幻想、愛標新立異、有獨特見解的學生,充分挖掘他們“異想天開”中的合理因素,使他們敢想敢說,勇于創新。
四、倡導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的展開,往往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合作學習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認知非常有意義。綜合實踐活動課上的合作學習,由小組成員輪流當小組長,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各負其責。例如,在教學“設計校園板報”一課時,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先設計了板報框架,然后再填充內容,完成校園板報。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們改變了以往獨斷專行的做法,自主參與活動,合作意識增強,人人都有了團隊精神。
五、評價多元化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同時,教師要關注對學生的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能充分發揮激勵作用。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這樣評價一位學生:“LT同學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樂于傾聽其他同學發言,大膽提出問題,希望你積累更多的優美詞句,進一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這樣的評價以鼓勵為主,也指出了需要努力的方向,促進了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六、倡導探究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和努力創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環境,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活動。例如,在教學開題課“走進低碳生活”一課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層層深入探究,完成了“什么是低碳生活?為什么要低碳生活?怎樣做到低碳生活?”三個學習任務,并劃分了子課題。學生在獲取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也得到了發展。
七、結束語
總之,課堂教學要讓學生自主參與,就要注重設計學案,變“一人言”為“多人言”,要善待孩子的“異想天開”,倡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評價多元化。這樣,學習活動對學生來說,才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和愉快的體驗,學生才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越學越會學,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周衛勇.走向發展性課程評價[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