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教學中不僅僅需要學習書本教材方面的知識更需要其他渠道的彌補。在歷史教學中滲透些網絡資源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歷史教學中滲透網絡資源也需要一個度,對于這個度的把握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學;網絡資源;重要性;建議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得到很大的進步和提高。網絡時代已經來臨,個人計算機變得普及,網絡資源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的普遍化,正在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日常的生活習慣。網絡已經越來越成為教師、學生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各種教育方面的網站、門戶網站的教育欄目、或者專業性比較強的網站成為廣大網民們獲取歷史知識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各個版本教材相應的網站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教學資源,為廣大教師提供歷史素材。
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第四部分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建議中:“歷史課程資源既包括教材、教學設備、圖書館、博物館、互聯網以及歷史遺址、遺跡和文物等物質資源,也包括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等人力資源”,網絡資源已經成為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資源是以計算機系統為基礎,利用通信設備的傳送以及網絡軟件管理的信息資源。“互聯網,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收集豐富的網上資源、制作歷史課件、展示歷史資料、制作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歷史網頁和進行遠程教育等,使學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歷史,在更大的范圍內共享高質量的教學資源”。
一、中學歷史教學中網絡資源應用的必要性
(一)中學歷史教學中應用網絡資源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南大學的周小李(2012)認為,所謂素質教育指的是采取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開發人的潛能,充分提升人的綜合素質,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也就是說,素質教育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說,素質教育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的內容包括了對學生進行生理素質的開發,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培養,把人類的文化成果內化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結構,進行文化素質教育。也就是說對學生身體、心理、科學文化、道德思想、勞動、審美等各方面進行全面的培養,強調的是面向全體學生,對每個學生負責,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素質教育的引領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所需要的歷史素材、歷史圖片、音頻、視頻集中整理到一個相應的PPT上,在講課時演示相應的教學內容,通過鏈接播放音頻或是視頻,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會非常的流利和生動,給學生比較強烈的歷史氛圍,使學生沉浸在歷史之中,尤其是視頻以及圖片給同學們的視覺以及聽覺的沖擊力。視聽結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視聽使學生更易于理解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負擔,這都與素質教育相呼應。
(二)中學歷史教學中應用網絡資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
鑒于傳統的歷史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語言講授解釋,學生通過課本的展示來理解,接著就是學生死記硬背,這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了中學歷史教學的效率。為了改善這種教學現狀,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向學生展示各種教學資源,化抽象為具體,化抽象為生動,更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能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歷史老師教學的過程中,應用網絡資源學生可以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可以提高中學歷史學習的質量。
二、中學歷史教學中網絡資源使用的建議
近年來,歷史教師把歷史網絡資源應用到課堂中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但是由于沒有相應的模板、規范、準則、經驗加以指導,都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比方說,有的歷史教師要么是全部依賴網絡教學資源,要么就是不相信網絡教學資源依賴網絡教學資源的歷史教師有可能在上課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課件都會使用網絡的資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沒有了自己的教學主張,沒有自己的教學思考了,那么不相信網絡教學資源的教師,有可能根本不會去使用網絡教學資源,完全放棄對其的使用,更不用說給學生帶來教學方面的方便了。因此,鑒于此種情況,我將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網絡資源使用方面給予如下的建議。
(一)相關教育部門應引導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對網絡資源的應用
由于一部分歷史教師對于歷史網絡資源在歷史教學中不夠重視,甚至直接忽視,無論是相關教育部門還是學校都需要加強對這個方面的宣傳,讓歷史教師真正意識到網絡資源在歷史教學的應用是非常具有價值的,促使教師主導自覺的進行歷史網絡資源的開發,并且積極地應用到實踐之中。同時,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讓歷史教師再思想方面正在認識到在教學中應用歷史網絡資源的重要性,從而達到主動去學習歷史網絡資源。
(二)歷史教師需要篩選網絡資源而不是過分依賴網絡資源
網絡資源的內容非常的豐富,與歷史教學相關的內容應有盡有,比方說,課件、教案、資料、說課稿、導學案等都能在網上下載。部分教師直接就將網上下載的資料應用到教學之中。盡管這些歷史教學資源是經過網上篩選過的比較優秀,但是各個地區的教材版本是不同的,可能下載的資料就不適用于自己的課堂之中。所以說教師在使用歷史教學網絡資源的時候,需要區分這個網絡資源到底是不是適用自己所教的教材版本,網絡資源的內容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即使是自己需要的資源,也需要重新篩選一下是全部需要還是部分需要,切不可照搬。歷史教師如果過分依賴網絡資源就不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應用網絡資源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對于教師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歷史教師在應用歷史教學資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尤其是把握好應用歷史網絡資源的度。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周小李.馬克思教育觀視域下當代中國素質教育研究[D].中南大學,2012.
[3]隋玉珊.網絡資源在歷史教學中的優化利用[J].考試(教研),2011(12).
作者簡介:
付亞娟,女,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6級全日制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