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媛++陸娜

【摘要】隨著通訊與網絡技術的發展,MOOC逐步走進課堂,衍生出許多新型的教學模式,如翻轉課堂模式,微課堂,私課堂等。本文指出傳統教育困境,并依據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特點,構建“MOOC+傳統課堂”新型教學模式并應用與實際教學中。
【關鍵詞】MOOC平臺 混合模式 網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4-0049-02
一、引言
1.MOOC發展現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教學理念的逐步轉變,互聯網技術與傳統課堂相結合己經成為現階段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新時期對教育改革提出怎樣的要求?新時代的教學創新點在何方?通過何種體制去培養具有創造性的新一代?這些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和探索。 而MOOC是近年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發端于過去的那種發布資源、學習管理系統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與更多的開放網絡資源綜合起來的新的課程開發模式。
2.MOOC未來發展趨勢
(1)MOOC平臺越來越多
MOOC擁有長遠的發展前景,具有非常強大的教學影響力。 “MOOC”在于2013年的時候進軍中國,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大力發展,成為具有極大潛力的教學新模式。盡管目前我國的MOOC尚處于初始階段,但是中國“MOOC”將進入迅速發展、完善階段。
(2)MOOC將會發展出獨有的體系[1]
剛開始出現的MOOC,僅僅是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搬移到網絡上。而隨著網絡技術發展與革新,網絡教育家史蒂芬·道恩斯創新地提出了“關聯MOOC”。
二、MOOC平臺的特點[2]
MOOC與過去的遠程教育和公開課不一樣,它并不只是簡單地把老師上課的內容錄下來放到網上,錄制視頻之前就已經重新對教案進行了編輯。課程的提供者應該轉變角色,由傳統的教學者變成資源標準化的提供者,以滿足廣大水平良莠不齊的學生們。經過分析總結,MOOC具有規模大、開放性好、依托網絡、學習體系完整、視頻短小精悍、教學互動多、學習自由等特點。
三、MOOC+傳統課堂模式的推進
1.目前大學課堂面對的困境
高校在教學中普遍采用“以教師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教學。雖然有些學校進行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但由于學生規模大,班級人數多,教學改革實施難度大,效果不佳,大多數學校的課堂教學方式仍是教師講、學生聽,即使有互動,也只是少數學生參與。多數教師已形成教學慣性,自己設計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后,少有師生互動,這種以完成教學任務為主的教學模式,無法照顧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的教育要求則無法落實。
2.翻轉課堂探析[3,4,5]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種對傳統教學翻轉,上課前,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和基礎知識,完成對知識的預習,到了上課時間主要進行討論,繼而完成相關知識的鞏固練習,解決自學過程中的難題。這樣的學習方法做到了有的放矢,更加利于學生的學習。但其缺點顯而易見,占用過多課余時間,無疑增加了學生負擔,在這個主張為學生減負的年代并不能被廣大教育者認同;翻轉課堂對于學生的自律性和毅力要求極高,自學者求知欲強的畢竟少數,實現也頗有難度;需要小班教學,對師資力量也是很大的考驗。
四、MOOC+傳統課堂混合教學模式分析及應用
1.進行MOOC資源類比劃分
由于MOOC的教學安排和內容與傳統教學安排有較大的出入,引入課堂會不會與課程重復,影響教學進度呢?首先,選擇MOOC的前提是要認清MOOC在我們實際教學中的定位,也就是對MOOC在教學手段的類型中進行明確劃分,然后根據我們的需要進行選擇。幫助學習者篩選課程和發現課程,對課程資源進行分類,制定好分類方式。依據特色對大量的慕課視頻在課堂利用方式上進行劃分。
(1)知識引入式MOOC
有一些MOOC時間短,內容新穎,而且與課堂話題關聯緊湊,在教學中可以成為引題。這類MOOC可以留出較多的時間教授課程的主要內容,不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還可利用MOOC視頻激發同學們的好奇心,活躍課堂氣氛。
(2)重點講評式MOOC
MOOC可以講解課程重點。傳統課堂中學生對課堂中較難的知識比較難消化,老師僅僅需要分享視頻資源就能讓同學們課下自主學習。而MOOC因為基于互聯網的大數據,同學參與MOOC的同時,也會被記錄學習的情況。老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同學們的學習狀態,對于難點及薄弱知識點加強講評。
(3)預習式MOOC
通過問卷調查獲得信息是:大多數學習者均有預習習慣,但預習出現問題時卻不知如何解決,這導致課前學習效率較低。這類MOOC視頻的易懂性和課堂的專業性恰好可以形成難易互補,讓課堂中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
2.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應用效果
制定合理的課堂管理規范;對電子郵件的使用和反饋信息做相應規定,進行定期的單元測試,并將討論組中的在線討論要規定發帖和回復的最后期限,分別由教師給出一定分數,并融入基礎部分的成績考核。應用一學期后抽樣85份進行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傳統教學模式與混合教學模式效果對比圖一、引言
1.MOOC發展現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教學理念的逐步轉變,互聯網技術與傳統課堂相結合己經成為現階段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新時期對教育改革提出怎樣的要求?新時代的教學創新點在何方?通過何種體制去培養具有創造性的新一代?這些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和探索。 而MOOC是近年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發端于過去的那種發布資源、學習管理系統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與更多的開放網絡資源綜合起來的新的課程開發模式。
2.MOOC未來發展趨勢
(1)MOOC平臺越來越多
MOOC擁有長遠的發展前景,具有非常強大的教學影響力。 “MOOC”在于2013年的時候進軍中國,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大力發展,成為具有極大潛力的教學新模式。盡管目前我國的MOOC尚處于初始階段,但是中國“MOOC”將進入迅速發展、完善階段。
(2)MOOC將會發展出獨有的體系[1]
剛開始出現的MOOC,僅僅是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搬移到網絡上。而隨著網絡技術發展與革新,網絡教育家史蒂芬·道恩斯創新地提出了“關聯MOOC”。
二、MOOC平臺的特點[2]
MOOC與過去的遠程教育和公開課不一樣,它并不只是簡單地把老師上課的內容錄下來放到網上,錄制視頻之前就已經重新對教案進行了編輯。課程的提供者應該轉變角色,由傳統的教學者變成資源標準化的提供者,以滿足廣大水平良莠不齊的學生們。經過分析總結,MOOC具有規模大、開放性好、依托網絡、學習體系完整、視頻短小精悍、教學互動多、學習自由等特點。
三、MOOC+傳統課堂模式的推進
1.目前大學課堂面對的困境
高校在教學中普遍采用“以教師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教學。雖然有些學校進行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但由于學生規模大,班級人數多,教學改革實施難度大,效果不佳,大多數學校的課堂教學方式仍是教師講、學生聽,即使有互動,也只是少數學生參與。多數教師已形成教學慣性,自己設計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后,少有師生互動,這種以完成教學任務為主的教學模式,無法照顧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的教育要求則無法落實。
2.翻轉課堂探析[3,4,5]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種對傳統教學翻轉,上課前,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和基礎知識,完成對知識的預習,到了上課時間主要進行討論,繼而完成相關知識的鞏固練習,解決自學過程中的難題。這樣的學習方法做到了有的放矢,更加利于學生的學習。但其缺點顯而易見,占用過多課余時間,無疑增加了學生負擔,在這個主張為學生減負的年代并不能被廣大教育者認同;翻轉課堂對于學生的自律性和毅力要求極高,自學者求知欲強的畢竟少數,實現也頗有難度;需要小班教學,對師資力量也是很大的考驗。
四、MOOC+傳統課堂混合教學模式分析及應用
1.進行MOOC資源類比劃分
由于MOOC的教學安排和內容與傳統教學安排有較大的出入,引入課堂會不會與課程重復,影響教學進度呢?首先,選擇MOOC的前提是要認清MOOC在我們實際教學中的定位,也就是對MOOC在教學手段的類型中進行明確劃分,然后根據我們的需要進行選擇。幫助學習者篩選課程和發現課程,對課程資源進行分類,制定好分類方式。依據特色對大量的慕課視頻在課堂利用方式上進行劃分。
(1)知識引入式MOOC
有一些MOOC時間短,內容新穎,而且與課堂話題關聯緊湊,在教學中可以成為引題。這類MOOC可以留出較多的時間教授課程的主要內容,不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還可利用MOOC視頻激發同學們的好奇心,活躍課堂氣氛。
(2)重點講評式MOOC
MOOC可以講解課程重點。傳統課堂中學生對課堂中較難的知識比較難消化,老師僅僅需要分享視頻資源就能讓同學們課下自主學習。而MOOC因為基于互聯網的大數據,同學參與MOOC的同時,也會被記錄學習的情況。老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同學們的學習狀態,對于難點及薄弱知識點加強講評。
(3)預習式MOOC
通過問卷調查獲得信息是:大多數學習者均有預習習慣,但預習出現問題時卻不知如何解決,這導致課前學習效率較低。這類MOOC視頻的易懂性和課堂的專業性恰好可以形成難易互補,讓課堂中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
2.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應用效果
制定合理的課堂管理規范;對電子郵件的使用和反饋信息做相應規定,進行定期的單元測試,并將討論組中的在線討論要規定發帖和回復的最后期限,分別由教師給出一定分數,并融入基礎部分的成績考核。應用一學期后抽樣85份進行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
五、結束語
當前MOOC在國內尚處于初級階段,對于新型教學模式采用MOOC+課堂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對于傳統課程教學來說只是一種補充,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通過測試該方法是高效的、具有實際意義和實行價值的。如何將MOOC與傳統教學模式結合得更好、獲得更高效率,這將是今后需繼續深入研究的新課題。
參考文獻:
[1] 霍雄雄. 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 中學教學參考, 2011 (29): 123-123.
[2] 王紀源. 基于社會性軟件的網絡交互學習平臺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天津師范大學, 2012.
[3] 楊偉杰. 翻轉課堂: 轉變與挑戰[J]. 教學與管理: 理論版, 2013 (10): 93-95.
[4] 周秀媛.翻轉課堂模式在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探索[J].2015(25).
[5] 李征宇.MOOC的特點及其對傳統高等教育的影響[J].2014(1).
作者簡介:周秀媛(1975年-),女,碩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技術、圖形圖像算法;陸娜(1983年-),女,碩士。研究方向為計圖形圖像算法、數字媒體技術。
五、結束語
當前MOOC在國內尚處于初級階段,對于新型教學模式采用MOOC+課堂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對于傳統課程教學來說只是一種補充,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通過測試該方法是高效的、具有實際意義和實行價值的。如何將MOOC與傳統教學模式結合得更好、獲得更高效率,這將是今后需繼續深入研究的新課題。
參考文獻:
[1] 霍雄雄. 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 中學教學參考, 2011 (29): 123-123.
[2] 王紀源. 基于社會性軟件的網絡交互學習平臺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天津師范大學, 2012.
[3] 楊偉杰. 翻轉課堂: 轉變與挑戰[J]. 教學與管理: 理論版, 2013 (10): 93-95.
[4] 周秀媛.翻轉課堂模式在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探索[J].2015(25).
[5] 李征宇.MOOC的特點及其對傳統高等教育的影響[J].2014(1).
作者簡介:周秀媛(1975年-),女,碩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技術、圖形圖像算法;陸娜(1983年-),女,碩士。研究方向為計圖形圖像算法、數字媒體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