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清
(山西省陽泉市盂縣一中)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作為高中教育中比較重要的學科,在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培養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同時,思想政治課程和學生的生活聯系比較緊密,因此,新時期的教學改革給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要求教師一改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的學習和理解為中心,并組織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給學生營造真實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有所獲。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和諧課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強調,高中思想政治作為一門思想指導性的學科,教師要使這門學科的講授更加通俗易懂,關注學生生活中的思想道德行為,針對特定的道德事件、生活事件、社會事件給學生進行具體的闡述,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思想政治的教育過程中,從而把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動的生活教育和日常學習,并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提升思辨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一、創設教學情境,構建和諧課堂
因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本中所涉及的很多知識都是發生在實際生活中的事情,針對這一個重要特點,教師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通過設計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課堂學習情境,指導學生親自參與到學習情境當中,使學生更加親切地感受所學知識的由來,從而構建更加和諧的思想政治課堂。
如,在指引學生學習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人教版)《多彩的消費》這節課的時候,因為本課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影響消費的因素和消費的基本類型及其含義,通過分析消費結構和恩格爾系數的含義和關系,理解收入和消費水平的關系,從而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在教學之前,教師指導學生在課下搜集“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居民消費結構所發生的重大變化”,接著在多媒體中給學生播放一個生活中消費的視頻,給學生創設一個“消費”的情境,使學生從這個視頻中找出影響消費的基本要素以及視頻中所包含的消費基本類型等。并引導學生根據視頻中的觀察,結合所搜集的資料和具體的生活進行補充,從而導出消費結構的基本概念“人們各類消費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并聯系恩格爾系數給學生進行闡述,從而在整個情境教學體驗中提升學生對“消費知識”的感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二、設計生活教學,構建和諧課堂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學,并不是簡單地聯系生活實際。所謂的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包括“生活化的教學目標、生活化的教學手段和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要很好地把握課堂教學,指導學生不以成績定輸贏,能夠把在課堂中所學習到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于生活實踐中,并不斷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如,在學習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人教版)《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時候,因為本次教學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列舉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我國政府的職責履行情況,進而明確我國政府的性質、宗旨和基本職能,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引導學生舉出自己在生活中所見到的例子,從而以這些基本例子為依據,總結出我國政府的基本職能和基本宗旨。學生通過生活中的觀察和思考,說出“政府給我們村修建了老年人文化活動中心;我們政府那段時間對偷稅漏稅的行為進行了整治;我們的養老保險就是政府發放的;我們學校就是政府建設的”等,學生的回答熱情都很高,教師引導學生從中總結出政府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并不斷延伸出政府的性質和宗旨,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三、融洽師生關系,構建和諧課堂
著名的教育學家羅杰斯曾經說過:“和諧的教學氛圍是保證一切教學高效進展的主要條件,然而這種和諧教學氛圍的營造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保障。”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進行高效教學的重要前提,也是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保證。
為了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首先,教師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學生進行課堂的講述,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認真聆聽學生的困惑和想法,并及時給學生進行解答,以博大的胸懷寬容地對待學生的錯誤,鼓勵學生及時改正錯誤,提升個人品味;其次,學生在課上要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認真聆聽教師的講授,并對其講授進行回應,從而共同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思想政治學習氛圍,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進步。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豐富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打造高效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鄭麗君.構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和諧課堂[J].魅力中國,2009.
[2]董仲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和諧課堂的構建[J].時代教育,201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