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芬
(四川省羅江中學校)
摘 要:直覺思維是人們在表達自我觀點看法時最常用的思維方式,它不僅受情感所制約支配,同時還直接影響著語感的培養,對于表達判斷的準確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高中生而言,在他們的思維當中潛藏著能夠有助于他們直覺思維提升但又不容易被發現的言語積淀,因此,中學教師需要加強直覺思維對學生的語感進行培養。
關鍵詞:中學;直覺思維;語感;培養;言語
在素質教育以及社會發展的背景下,思維能力對人們學習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而學生在表達問題看法時主要是通過直覺思維下的語感來形成語言,雖然說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實現對學生的語感進行培養,但是最為重要和關鍵的一種途徑就是通過直覺思維對語感進行培養,這樣能夠為學生更好地運用邏輯思維對問題進行分析、更好地感悟言語提供保障,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思維品質。
一、語感的概論
語感是指在對語言進行敏銳感受后所形成的心理行為能力,它不僅是從接受性的角度來作為言語的判斷依據,同時在表達過程中也需要創造性地以實際需求而對語境進行理解。在心理上它具有直覺性、同化性、整體性和情感性四個特征,這四個特征高度綜合的表現形式就是直覺思維,所以,教師不僅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對言語材料進行積累的主觀能動性,還要引導學生運用邏輯思維對其中的言語規律進行了解、掌握,從而將其變作能夠便于自己靈活運用于生活當中的知識財富,其語感也能夠在直覺思維的輔助下通過對這些言語的運用而得以形成。由此也可以看出,高中語文教學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對學生語感的培養,而培養學生語感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直覺思維的訓練。
二、加強中學語文直覺思維對學生語感培養的措施
1.對學生的語言積累加以重視,從而促進其語言習得得以加強
直覺思維需要在遇到問題時通過自身對知識的儲備來對其進行解決時才會產生的思維方式,這種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直覺和經驗是互相聯系、密不可分的關系。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透徹地理解語文知識,還需要督促學生累積豐富的語文經驗,這樣才能夠依靠直覺思維來解釋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現象。學生在積累言語材料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朗讀或者默讀兩種閱讀方式來進行實現,然而很多人卻習慣于運用無聲默讀的方式,為了促使學生能夠通過語言習得來增強直覺思維對語感的培養,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合理運用默讀和朗讀兩種方式來進行閱讀。
2.從實踐入手對學生語感進行培養
由于直覺性是語感的主要特點之一,它不僅僅是思維過程會表現出直覺性,其思維結果也會表現出直覺性,這種表現最關鍵的就是不會判斷結果既沒有經歷過理智的思考,同時其判斷也缺乏一定的邏輯性,它直接通過經驗直覺來運用言語將其敏銳感受表達出來,這種言語表達是即時性的感知和領悟,所以說,語感是能夠充分反映直覺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長期大量地對語言文字進行了解和積累才能夠在學生的思維當中形成一種語言符號意識,進而促進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的提高。
語感實踐是對學生語感進行培養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構建能夠對學生語感進行訓練的教學情境,一方面,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通過反復不斷的訓練而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性習慣,這種習慣會促進學生語言直覺敏銳性的提高,加之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知識的學習印象,還能夠有助于學生積淀語言經驗,從而讓學生逐漸養成正確的語感。另一方面,直觀的事物更能夠刺激學生的學習接受程度,而語感實踐能夠在激發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的直覺思維準確性更高,其直覺思維在剎那間所作出的判斷看似是不假思索、缺乏謹慎邏輯性,但是其中早已蘊含著學生文化素養中的邏輯理智。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能夠有助于訓練學生語感的實踐活動,在引導學生參與的過程中還要注意誦讀和切己體察的重要性,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從誦讀和切己體察兩方面入手讓學生直觀、真切、敏銳地對文章內容和情感產生共鳴,才能夠促使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而實現直覺思維對語感的培養。比如說在進行《雷雨》這篇文章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指定學生分角色對文章進行朗讀甚至是表演,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在表達的過程中通過對語氣和分寸的拿捏而更深刻地理解角色人物的情感,還能夠在這樣的語言感受過程中對語感進行培養。
人們通常意義上的“預測”和“期待”都是通過直覺而實現的,高中階段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認知水平都趨于成熟,所以在這個階段也是加強直覺思維對語感進行培養的最佳時期。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對其進行正確理智的分析,通過合理、科學的方法促使學生在對言語材料逐漸掌握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直覺思維,從而實現對學生語感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趙志霞.初中語文語感的培養淺析[J].現代教學科學,2012(3).
[2]索增貴.初中語文語感的培養[J].教學現代化,2013(1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