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哈密市高級中學)
摘 要:高中生物作為高中生的必修課,有著開發學生思維能力,拓寬學生思維視野,培養學生人文情懷的重要作用,高中的生物教程總體來說難度不大,學生在上課時跟隨老師的思維進行聽、寫、記的學習,課后適當練習試題便可以取得較好的成績。正是因為生物教學有著這樣的特點,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以及生物課堂氛圍較為沉悶,這些因素對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應該思考如何合理調節生物課堂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從而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全方位綜合素質人才。
關鍵詞:生物課堂氛圍;教學效率;學習效率
想要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就必須從調節課堂氛圍、轉變課堂形式開始。課堂氛圍的調節,可以從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的幽默程度、課程的設置、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等方面入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善和優化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實現素質教育,全方面提升老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當今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當今的生物課堂上大多數學生都處于被動型的學習狀態,單純地跟隨老師的思維和教學方法進行記錄和記憶。總體而言,高中生物的難度相比于其他物理化學數學等科目較為簡單,學生用這樣的方法也可以輕輕松松地取得好成績,但是這樣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的素質培養和能力培養并不具有助力作用。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我國學校培養出來的高中生缺乏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踏入社會后,無法適應當今的社會需求。因此,我們必須對學生的聽課狀態進行思考并加以改革,從而培養出具有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能力的綜合型人才。
2.生物課堂互動較少
高中生物課堂上,大多數教師都習慣以教學為主的課程教授方法,學生也因為處于被動的聽課狀態,極少與老師進行互動。更深層次而言,生物課堂互動的意義并不僅僅是調節氛圍,更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思想,及時糾正學生方法和習慣的錯誤和紕漏,引導學生采取適合自己的辦法進行學習。
3.學生學習方法存在問題
高中生學習生物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應對考試,更是要在生物學習中培養起崇高的人文情懷和科學精神,而如今的高中學生在傳統型的學習中,更加注重對于教材知識點和考點的學習,忽略了對生物思維和科學思維的研究和探索。需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教師要帶領學生鉆研教材,深挖科學思想,培養理性思考的能力,才能完成高質量的生物教學。
二、調節高中生物教學的具體辦法
1.開展互動性學習辦法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開展互動型生物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強調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也強調同學之間的思想共鳴。教師不僅僅要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問,更要鼓勵學生就教師所講的教材內容進行發問,從而培養學生“敢于質問、挑戰權威”的思維魄力和人格張力。開展互動型課堂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對課堂氣氛和活躍程度的把握,既不能讓學生處于過度興奮的狀態下忘記學習任務,也不能僅僅調動老師的活躍性和積極度而使教學陷入尷尬的局面。
2.開展競爭性學習辦法
競爭性的學習方法主要被運用于幼兒教學和小學教學中,在高中生物課堂上較為少見。但是我認為生物教學作為一門集趣味性和人文情懷為一體的科學科目,如果在教學中合理運用競爭性辦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理解知識點,深入教材,進入情境。學生在比較和較量的學習氛圍之下,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在互相競爭的過程當中,也可以學習到別人身上的長處和優點,汲取更多的學習方法和知識能量。教師可以在互動教學小組討論的基礎之上,合理開展競爭型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努力思考,從而在提升學習效率的時候培養合作協調能力。
3.深挖教材,培養學生的科學情懷
作為高中的生物教師,不僅僅要對教材的知識點和考試的考點清楚把握,也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開拓。教師本身需要深挖教材,對生物科學家的思維模式和生物研討過程進行細致的思考,挖掘教材中隱含的科學思想并且引導學生學習這些思想和品質,以幫助學生拓展視野。
作為高中的生物教師,應該就當今的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的思考。從加強課堂互動討論,豐富生物教學課堂元素,引領學生進行人文思想學習等方面入手,強化高中生物教學的細節。生物教學氛圍的調節,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也方便老師在生物教學方面發揮自己最高水平,從而打造和諧的生物課堂,全面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完成新課改下素質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任國榮.高中生物教學現狀以及改進措施[J].中國教育科學,2016:1-2.
[2]吳仲.對高中課堂創新的幾點想法和建議[J].中國教師導刊,2014(12).
編輯 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