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芬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心。數學核心素養是現代社會發展中,人們適應社會和迎接挑戰的重要基礎素養,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對此加以重視,積極地對數學教學進行創新和改革,從而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做出貢獻和保障。主要對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進行了分析,希望為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小學數學的重要性得到了一定的凸顯。小學生由于正處于快速發展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中他們對于社會事物的認識也是比較朦朧的,因此,怎樣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就顯得格外重要。下面將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進行詳細的討論和分析。
一、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
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促使學生更好地解決各種數學實際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不能只利用傳統方式來進行教學,而是要充分利用實踐場景等方式來讓學生進行鍛煉,促使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這里應當注意的是要重視問題設置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啟發性,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得到思維能力的進一步培養。
對此,教師可以采取與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生活中多留意一下數學的真實問題所在,還有問題足夠真實才能讓學生感悟到學習的價值。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問題,而不是一些假設的問題。此外,教師要對學生的解題步驟進行進一步的觀察,看學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問題,適當地引導學生形成系統化的思維,從而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基礎性的保障。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
用數學方法來進行問題的思考,對于事物進行更加深刻的了解,從事物表面看到整體,這個過程是對問題進行深入了解的關鍵所在。數學本身有著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當中充滿了無限的探索樂趣。在數學當中一道題目可能會有多種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這主要是因為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利用的方法不同,從而最終在解題上也不同,但最終卻能得到同樣的結果。如果教師一直采取傳統的思維方式來進行教學引導,那么長時間以來勢必會導致學生的思維方式受到限制,影響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在當前階段教師一定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和思維方式來進行思維的進一步引導和調整,并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表揚,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小學生在思維上是有著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問題設置上要更加遵循學生的特點,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促使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積極展開實踐活動
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價值。數學知識點當中充滿著邏輯性和理論性,缺少了實踐教學將導致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并且也將陷入到學習的僵局當中去。因此,在小學數學中適當地開展一些實踐活動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四年級的數學中,有關角的內容,有一個知識點,角度的大小與角的兩邊長度無關。這樣的內容如果只讓學生從字面意義上來進行理解是很有難度的,這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用紙折出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然后進行觀察。學生會發現無論正方形有多大,都是90°的直角。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最好方式,也是教學當中發展最重要的途徑。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教師還需要對實踐教學加以重視,積極地通過實踐手段來對學生進行引導,擺脫傳統教育限制,為教育改革作出貢獻,為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質做出更進一步的保障。
四、積極整合教學內容
在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中,數學不僅要依靠教科書來進行,同時也要積極地利用其他的教學資源,促使其他的內容能與知識之間融合。傳統教學中一直都以教科書作為主要的依靠,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并且對于教師的教學也產生一定的控制性。要想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一定要積極轉變傳統教育觀念。然后利用更多的教育資源來結合書本知識進行教學。
總之,核心素養的培養被置于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上,也是現代社會對于人才所提出的進一步要求。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從個人出發,為學生建立起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并盡量地完善教學,從而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并努力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鄭小林.論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7(2):55-60.
[2]韓玉敏.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華夏教師,2016(11):64-69.
[3]王曉萍.淺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認識[J].科技展望,2017(4):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