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晴
摘 要: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加強對正處于啟蒙時期的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關乎基礎教育的最終質量。探析了基于養(yǎng)成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認為應當從三個方面實施養(yǎng)成教育:傳授閱讀方法,自覺批注文章;加強課外閱讀,提高文化底蘊;發(fā)揮家長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關鍵詞:養(yǎng)成教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葉圣陶認為:“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yǎng)成一種習慣。”習慣對于小學語文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加強對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有助于語文教育目標的進一步達成,讓學生更好地接受語文教育。接下來,筆者結合自身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就基于養(yǎng)成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一、傳授閱讀方法,自覺批注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學生閱讀普遍存在少、慢、差、費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知識水平和閱讀經驗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觀察小學生語文閱讀現狀:很多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時一會兒看看前面一段,一會兒跳過去看后面一段,課本被翻來翻去,時間平白無故流失,但仍然沒有掌握文章大意。長此以往,不僅耽誤閱讀進度,還極大地影響了閱讀質量。
為了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應當加強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覺批注文章、劃分文章段落的良好閱讀習慣,以便他們快速掌握文章大意。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秦兵馬俑》一課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文章內容,正式上課之前,我給學生留了課下預習的任務。這不是一次簡單隨意的預習,我要求學生至少準備兩種顏色的記號筆,分別在課本上批注,找出文章從哪兩個方面描寫了秦兵馬俑。課上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后發(fā)現,認真在課本上進行批注的學生都很好地認識了秦兵馬俑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征,這為接下去教學活動的開展做了良好的鋪墊。堅持一個學期之后,我發(fā)現學生閱讀速度上來了,也學會了概括文章大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二、加強課外閱讀,提高文化底蘊
雖然選入蘇教版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情俱佳、極富鑒賞價值的,但是不能否認,每學期學生最多能從課本上接觸到二十余篇文章,閱讀數量相當有限,這對于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任何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反復、不斷堅持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應當通過課外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新生入學之際,我都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他們推薦10~15本不等的書籍用于課外閱讀。為了提高學生對課外閱讀活動的重視,我以每周一次讀書座談會、每月一次讀書筆記展覽會、每學期一次短劇表演會的形式組織了閱讀成果展示活動,讓學生比一比,誰讀書讀得最細致,誰的讀書筆記最工整,誰對主人公的理解最到位。為了在閱讀成果展示當中拔得頭籌,學生踴躍參與,活動獲得了成功。
三、發(fā)揮家長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養(yǎng)成教育僅僅依靠教師發(fā)力是遠遠不夠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相較于每天的那一課時,學生大部分時間仍然是在家里。家長對于學生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從一定程度上講,學生很多不良習慣是受到家庭影響形成的。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我們應當加強家校互動,及時從家長處了解學生語文閱讀的現狀,與家長形成一股強勁有力的教育合力,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品質。
本學期開學之初,利用開學前家長送孩子入校這一時機,我與教學班學生家長進行了一次深入交談。為了獲取家長對學生語文閱讀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支持,我通過班級小型家長會向學生家長宣傳了良好閱讀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意義,并請家長與教師一同監(jiān)督學生課下的閱讀情況。出于方便家校溝通之需要,我組建了一個家長微信群,家長有任何教育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群內進行提問交流。家長將孩子課后閱讀情況以拍照、錄音、文字的形式反饋到群組內,我適時抽取幾位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進行點評。這有效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他們再也不隨便對待語文閱讀了,這讓我也深感欣慰。經過半個學期的堅持,這一活動已經受到家長和學生的廣泛認可。
《漢書·賈誼傳》曾經提到:“少成若天性,習慣自養(yǎng)成。”少時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優(yōu)良素質便會如同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當提高對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上是筆者對基于養(yǎng)成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所作的幾點思考,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xù)加強此方面的教學研究,不斷促進自身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田美娥.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學生個性的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3):123-124.
[2]王素華.如何實現小學語文教學個性化[J].中國教育發(fā)展研究雜志,200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