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旭
摘 要:體育活動是學校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興趣和提高學生體質的重要手段。學校需要進一步根據校情、生情,把大課間體育活動真正活躍起來,常態化開展下去,努力實現趣味化、游戲化,充分挖掘校內各種體育和戶外課程資源,不斷豐富和發展大課間活動的內涵,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大課間體育;常態化;持續發展;研究策略
大課間體育活動形式比較新穎,是在以往的課程基礎上改進并且設計出的嶄新的學校體育活動形式。對比以往的課程操作,體育課活動形式靈活、內容寬泛、時間比較長、鍛煉強度較大。這樣可以有效地緩解學生的緊張學習狀態,并且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改善。大型體育活動的意義和教育功能比較豐富,如果把課間活動轉變成體育大課間活動,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學生實施體育大課間活動,就是通過有效的規劃和組織,構建有效的體育活動課,并且實現體育教育的目標,是有效的教育載體。在全面實施快樂教育、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突出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地位,在和諧的發展中凸顯教育的功效。怎樣讓體育大課間活動常態化并且持續地堅持下去是關鍵問題。對此,教師需要關注持續發展的理念,并且融入大課間體育活動中。
一、影響大課間活動的因素
學校安排組織的大課間活動形式單一,學生不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內容。其次,學校固定的每節課的活動形式機械化,學生不能自由活動。再有是學校缺乏硬件設備,導致學生對大課間活動失去了興趣。大課間活動的弊端有以下幾種:
1.在大課間活動期間,個別學生因身體原因,導致在大課間活動中不能正常地和其他同學一樣參與到活動中,尤其是女孩,因為身體發育原因,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會提前向老師請假,及時離開。當然,學生出現特殊情況時,老師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鼓勵,提前通知學生若有不適可以離開。
2.教師需要尊重每個學生的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發展個性,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身體素質差異帶來的不適應情況,學生不能正常參加活動時應該問明具體原因,杜絕侮辱和責罵學生,達到師生和諧共處、相互信任,以創造和諧的師生氛圍。
3.學校的硬件設備會嚴重影響學生參與大課間活動的積極性,所以有關部門應該為學校投入專項資金,為開展活動的學校提供物質保障,以此提高學生參加大課間活動的熱情。同時,學校需要讓學生了解大型大課間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使學生真正了解和認識大課間活動,從心中接受大課間活動,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活動中,從而明確大課間活動對身心健康帶來的積極效應,激發他們參與大課間活動的興趣。
二、改進大課間活動,實現可持續發展及建議
1.各級領導的支持是可持續發展的第一關鍵
在當前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的入學率以及成績成為反映教育質量的主要標尺。校長需要合理地平衡和取舍,并且盡可能地爭取教育部門和整個社會的幫助,樹立科學的學校運行觀念,切實地引導素質教育的落實和長遠發展,明確體育活動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性以及重要性。教師需要持續轉變教育思維,并且吸收先進的教育思路,這是確保大課間活動作用有效發揮的關鍵。
2.持續創新大課間活動內容
第一,需要拓展當前的大課間活動的時間,并且在早間和午后合理安排大課間活動。比如,夏天溫度比較高,所以需要在早晨安排大課間活動,避免在溫度高的時間段進行。有些教師認為這種大課間活動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所以在下午第二節課之后安排相應的內容,可以解決體育課程和正常文化課的沖突。第二,加強對大課間活動組織和活動模式的創新,教師需要持續轉變大課間活動的組織模式以及形式,并且進行及時調整和創新,通過持續的創新、開放式的管理以及動態管理達到相應的教育目的。
大課間體育活動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良性發展,是開放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貫徹了課程標準的精神。體育活動的設計和實施要不斷探索和挖掘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潛在功能,使體育活動的文化魅力更加濃重,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更加卓著,讓學生在美的領悟中身心得到升華,切切實實地推進素質教育,為學生的綜合發展發揮更大的效用。
參考文獻:
[1]張海平,王屹川.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踐研究[J].體育科研,2002(3).
[2]紀開俊.體育大課間活動現狀分析與改進方法[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3).
[3]張蕾.關于構建大課間體育活動課程的若干思考[J].安徽體育科技,200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