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
(吉林省通化縣二密鎮中心小學)
摘 要:音樂課是當今小學課程教學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力。《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有效的音樂實踐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合作學習自主探究,也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策略。”所以,合作學習是今天教學所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隨著音樂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已成為音樂課堂學習的主流。因此,合作學習正越來越多地被廣東教師運用于音樂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合作學習;合作氛圍;合作小組
教師組織運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如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怕影響教學效果或拖延時間,不敢讓學困生發言;教師只重視每個小組的想法而不關心個體成員的觀點,認為好學生就能夠代表整組學生的想法;小組成員間的分工不明確等等。為了讓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有秩序、有效率,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我在音樂教學中是如何進行合作學習的。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建良好的合作氛圍
合作學習成為優化音樂課堂教學的必然手段,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且能夠改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師生之間的關系得以友好、和諧地發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有了更大的空間自由發揮,實現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認真的和諧場面。
小學階段學生對于合作精神還不夠了解,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處理好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傳統的教育理念、“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已嚴重地影響學生,學生已經習慣了有問題自己思考、自己解決,沒有與同學合作的意識。只有教師將自己的位置放在與學生同等的基礎上,努力使教學氛圍更加民主、更加平等,學生才能在課上暢所欲言,學生才敢發表見解,說出疑問,闡述自己的觀點、看法,才能積極主動地和教師討論關于音樂學習的想法、感悟。
二、發揮教師的“參謀”作用,使合作學習更加有效
新課程強調音樂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互動,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轉換以往的“統治者”的角色,教師不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講解者、命令者、檢查者,而要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促進者、管理者、參與者。在小組合作時,我們做得最多的是參與到各個合作小組中,了解、查看、幫助,我們此時的角色更像個“參謀”。教師要創設最佳學習環境,促使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能向高一級水平不斷發展,使學生“跳一跳就能夠摘到心愛的桃子”。通過溝通,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形成雙向反饋,以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多向反饋,確保教學目標能更好地實現。
三、組建適宜的合作小組,明確任務,扮演好角色
簡單隨意地組建合作學習小組一定會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組建合作小組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能力、興趣、愛好、特長、性別等因素,合理組建合作小組。在各個小組里面選出一個組長,組長可以是由組內的同學投票選舉,也可以是教師結合平時學生的表現情況委派一個。在音樂課上,教師布置完任務后,就可以由各個組的組長帶領本組同學共同合作完成,這樣同學之間的關系才會保持融洽,使學生感受到合作學習的好處,從合作中汲取力量,獲得快樂。
合作時,教師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首次分組持續一段時間后,教師也可根據需要進行適當調整,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機會同其他同學進行合作,通過合作學習,使那些膽小被動的學困生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各個組的成員要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形成各小組的組內成員的互助互利關系,同時也形成組內成員間的競爭意識。
四、營造最佳的合作契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個學生的能力或者特長是有所不同的,在每個班都會出現一些不善言辭的學生,他們的性格極為內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對于這部分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可以較好地鍛煉學生的膽量,培養他們與同學的交流溝通能力。每一次的合作交流都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展示自我的平臺,學生在溝通交流的時候就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發表他們自己對問題的看法、發表自己的見解,時間長了就會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可以利用合作學習的機會實現優生帶動基礎較差的學生的想法,全班學生互相幫助,形成共利共贏的新局面,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音樂課上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機會和語文、數學是無法相比的,音樂教學需要討論的知識點特別少,所以,我認為教師要學會發現尋找契機,讓學生進入合作學習,激發全體學生的主動性。
契機一:在識譜教學中創設合作的機會。
教師如果只是單一地用我唱一句學生跟學一句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是非常枯燥的。教師可以先領學生用柯爾文手勢跟琴唱一唱音樂大樓里的si、do、re、mi四個音,然后再慢慢隨琴邊用柯爾文手勢邊唱一唱,兩遍后肯定會有不會唱的學生,這時我們就可以進行分組練習,請小組的學生互相唱給對方聽,如果組內的學生唱得都不好,還可請其他學生幫助,這樣的互相幫助、相互督促的練習,經過合作學習后再去唱這個樂曲,效果比以前明顯好了。全班學生能有百分之九十幾的學生掌握方法,再請個別學生演唱,這樣就會使每個學生都充滿了自信。
契機二:在節奏教學中設計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不但可以增強小組學生之間的凝聚力,還可以完成節奏環節的教學目標,同時又調動了課堂氣氛,為接下來的學習新歌環節打下良好的基礎,做到了喜歡學、我愛學、我要學的目的,從而使課堂變得更生動、有趣味。比如在教學《豐收之歌》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勞動者的勞動場景,體會二四拍的節奏。
收割: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0‖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刷
挑擔: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嘿 喲 喲 嘿 喲 喲 嘿 喲 喲 嘿 嘿
加油聲:X X | X X X | X X | X X X‖
加 油 加 油 干 加 油 加 油 干
(分組表演,加動作,然后合起來)
契機三:在創編歌詞上進行小組合作。
學習歌曲《動物說話》。學生在歌曲掌握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創編歌詞,“歌曲中出現了小雞和小鴨子在唱歌,你還能想到哪些小動物也會唱歌呀?”學生回答有小貓會唱歌,小牛也會唱歌,還有小羊等等。抓住這一機遇我進行了分組合作歌詞的創編,“你能把你們小組編的‘動物之歌唱給我們大家聽一聽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來創編新的歌詞,分配好任務,然后請每組的學生來展示自己的創編成果,可以是獨立表演,也可以是集體展示。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編出歌詞,如:“小狗說話旺旺旺,小狗說話旺旺旺,旺旺旺,旺旺旺,旺旺旺旺旺旺。小貓說話喵喵喵,小貓說話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靠大家自己動腦創編的東西,再拿出來當作品演唱,學生就會很興奮、很認真去唱、去表演。讓學生體會到歌詞創編是那么簡單,這也鼓勵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使學生懂得“做任何事情沒有不可能,只要努力一定可以”的道理。
契機四:為歌曲創編動作實行合作。
在教學《金孔雀》時,讓學生為其創編動作,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想象等能力。先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想好動作,再讓學生交流互動把自己想好的動作與小組成員分享溝通,最后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學生表演自己的舞蹈,心情都非常愉悅。學生也逐漸喜歡上了音樂。
除了在識譜教學、節奏教學、歌詞創編、舞蹈創編等方面可以使用合作學習,在合唱、拓展延伸等環節也可以使用合作學習,這需要教師提前結合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思考,進行設計。合作學習的小組可以是兩人,可以是四人,還可以是一個小隊的學生,應該根據實際的需要變化而變化,這一點是與其他學科的合作學習有所不同的。但是無論我們怎樣設計合作學習,我們都要圍繞著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去設計,不能脫離主題,教師要充分發揮以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作用。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得到音樂所帶來的美的享受,音樂教師應該注重在教學方法上的創新,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對于學習上的問題,允許學生大膽發言,各抒己見,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使學生學到自己想學的音樂,而且也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健康發展。
五、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要想在音樂課堂上更好地實現自主合作學習,首先要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但是這對學生的能力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比如說在帶領學生學習《先輩們唱過的歌》時,學生對先輩的英雄事跡并不了解,課前我可以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組長帶領著本組的同學搜集一些有關抗戰題材的紅歌,共同學習一首都喜歡的抗日歌曲,然后在上課的時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由此看來,合作將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于我們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良好的合作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在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學習、領悟課改精神,注意教學方式方法的革新,在確保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充分掌握的同時,還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合作契機,為學生搭建合作的平臺,積極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有機會進行合作學習,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和老師、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感情,還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對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具有積極的、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能夠優化音樂課堂的教學結構,促進學生共同發展、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斌,金亞文.音樂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坦.合作學習論[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編輯 栗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