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佳
(吉林省延邊州琿春市第一小學校)
摘 要:在低年段應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音素意識,結合低年級教學活動實例,從學生學習音素存在的問題入手,圍繞單詞讀音規律,音形感知,音素意識等方面探討音素教學,旨在探索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音素感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音素;語音教學
音素是最小的語言單位,也是人類發音器官所能發出的最小的語音片段。音素教學只要求學生識別字母與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但是音素教學能有效地讓低年級的學生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
一、低年級學生音素學習存在的問題
低年級學生面對浩如煙海的英語單詞,常常不知道如何開口,覺得不感興趣,有很多苦惱:(1)糾結于漢英之間,發音不準確;(2)糾結于機械操練,音形無法對應;(3)糾結于聽說之間,缺乏讀音規律。英語語言學家麥卡錫(Mac Carthy)強調,必須先學好發音再學習語言。因此,在低年級英語課堂中應培養學生的音素感,激活語音教學。
二、激活“音素”的活動方式
1.以“字母”教學為依托,感知音素的發音
音素是“音”的概念,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在教學26字母時教給學生各個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讓學生掌握26個字母的字形和發音,直接引導學生說出符合一般發音規律的單詞中該字母的發音。我們應該淡化字母名稱音,更自然地融入音素的拼讀,如bag的b發[b],a發[?覸],g發[g],使他們對單詞的形與音之間得到初步的感知。在教學活動中,我會進行字母與發音一一對應的活動,此活動旨在幫助學生識別字母名稱和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并建立一一對應的關系。方法如下:
課前準備:寫有大小寫字母的卡片若干。
活動介紹:
(1)利用字母卡片,采取各種形式復習字母名稱和字母發音;
(2)教師說出任意字母,學生說出相應的發音(反之亦然),采取接龍游戲使活動節奏加快,加大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教師把字母卡片貼在黑板上,就是當學生說出字母音或含有該音素的單詞,學生拍擊相應的字母卡片,比一比誰反應快。
2.以“歌謠”教學為框架,夯實音素的訓練
設計節奏感強的歌謠、歌曲、上口的兒歌,則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快樂學習。如音素[d]的教學,我采用了這么一首兒歌:Dogs are dancing,[d][d][d];
Ducks are dancing, [d][d][d];Deer are dancing,[d][d][d];[d]is the sound of Dd. Big D, little d, I love Dd.
3.以“故事”教學為載體,拓展音素的功能
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教師可結合新授音素,借助圖片、身體語言及其他直觀手段,用簡單的語言給學生講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感知音素,隨著故事內容與情節感受語音。例如,在教授[?覸]這個音素時,我編了這么一個簡單的故事:A hag had a cat. A cat ran to a bag. A magic bag.The cat became a rabbit.The hag had magic.The rabbit became a cat.
三、激活“音素”的練習形式
1.音節與音素分解練習
在低年級的單詞教學中,提供大量的單音節單詞進行分音素的練習。如設計活動:A Slow Robot。(1)教師說出單詞,如:cat;(2)教師以緩慢的速度讀出音素:[k ?覸 t];(3)學生以同等的速度重復,然后用較快的速度說出:Its “cat”;(4)全班學生分組進行分解音素的練習。學生通過音素與音節的分解練習,能認識兩者之間的關系,逐漸理解音節的構成因素,慢慢地過渡到根據音素拼寫音節。
2.音素與字母轉化練習
當學生能熟練地拆分音素后,他們基本能知道字母和發音的對應關系。這時候可以進行音素與字母轉化的練習,可將輔音變換進行替換練習,如將cat中的“c”替換成b,c,d,h,m,s以培養學生的拼讀能力。
毋庸置疑,音素教學是語音教學的核心部分,表現了語音中的本質特征。作為低年級的英語語音啟蒙老師,我們著實需要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對音素教學做全方位的探索。
參考文獻
王桂珍.英語語音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基金項目:本文系琿春市第一小學校科研基金資助項目(YB1606021)的研究成果。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