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雪英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鞏固基礎的關鍵時期,在新形勢下他們的主體地位越來越明顯,教師需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和轉變教學思路。特別是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肩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任,可嘗試利用問題情境教學法展開教學。以初中數學教學中怎么進行問題情境設計為解析和探討對象,同時提出部分適當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問題情境設計;興趣;思維;能力
數學作為一門訓練學生判斷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科目,是各個教育階段的基礎性課程,對于開發他們的智力和潛力有相當關鍵的作用。初中生正處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強的年齡階段,對新奇事物往往比較感興趣,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問題情境設計的方式,提升課堂的吸引力,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進行思考,實現高效學習。
一、設計生活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知識雖然與小學數學相比難度、深度和廣度均有所提升,但是仍然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較為貼近。教師在設計問題情境過程中,應努力尋求知識教學和實際生活之間的契合點,主動設計生活問題情境,讓數學課堂散發出濃郁的生活氣息,以此拉近數學教學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讓他們對新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和求知欲望。初中數學教師將問題情境和實際生活相貼合,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直觀化,促進學生學以致用。
舉個例子,在教授“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過程中,教師可先要求學生復習點和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這樣一種生活現象:一輪紅日從海平面緩緩升起的三張圖片。并組織教學語言和設計問題情境:假如將海平面看成一條直線,把太陽抽象成一個運動著的圓,通過太陽緩緩升起的這樣一個過程,你們可以發現直線和圓有幾種位置關系?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實際生活中存在著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有利于他們通過運動的觀點觀察學習新知識內容。這樣,在生活問題情境中不僅能夠引導學生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還可使其清晰地觀察到直線與圓之間公共點個數的變化,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二、設計趣味問題情境,鍛煉學生數學思維
初中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對很多新奇事物都十分感興趣,在數學教學中設計問題情境時,教師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充滿期待。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精心設計趣味性教學情境,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和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也可鍛煉他們靈活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夠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感到異常輕松,引領學生進行高效學習。
比如,在進行“正數和負數”教學時,教師可先提出問題:小學數學中學過哪些數?學生通過思考討論、相互補充能夠回答出:整數、自然數、分數、小數、奇數、偶數等。提出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夠用嗎?讓他們繼續思考交流,知道即將學習的知識內容。接著,教師可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天氣預報中的氣溫圖,地圖中表示地形高低的地形圖,工資卡中存取錢的記錄頁面等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并設計問題:你們發現這里面有不熟悉的數嗎?憑你的經驗能解釋這些陌生數字的意義嗎?還見過哪些類似的數?如此,在趣味化問題情境中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新知識。
三、設計探究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初中生正處于探索精神強烈的年齡階段,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需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設計探究問題情境引領學生學習與探索,借此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可組織學生對部分較為復雜抽象的知識進行探究,利用動手實踐的方式將問題變得具體化和直觀化,從而形成更加清晰的知識。而且在探究問題情境中,學生將會積極踴躍參與到問題分析和解決中,學習效率變得更高。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一些常見的物體,諸如:籃球架、撐衣架、汽車輪胎、廣告牌支架、貼墻角的樓梯、門窗等。讓學生觀察哪些物體結構是三角形的,從他們的實際經驗出發,通過觀察對新知識的學習產生親近感和熟悉感。接著,教師可以4名學生為一個合作小組,探究以下問題:用木棒制作一個三角木架,然后扭動它,它的形狀會改變嗎?如果用四根木條釘成一個四邊形木架,然后扭動它,它的形狀會改變嗎?讓學生通過觀察、推斷和實際操作展開對新知識的探究,不僅可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還能夠使其獲得學習經驗和數學猜想,并感受到三角形特性的作用和價值。
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設計問題情境的重要性和意義,充分借助問題情境的優勢展開教學,積極設計生活化、趣味性和探究式問題情境,從不同角度和方面吸引學生主動學習,讓他們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吸收與理解數學知識,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吳詳斌.問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 學周刊,2016(1):68-69.
[2]陳重松.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6(6):36.
[3]黃衛平.基于問題學習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探析[J].新課程(下),2016(1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