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帆
摘 要: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獲得成長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學科素質得以發展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標準對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規范,要求教師具備更高的專業素質和學科教學能力,主動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尋找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重視教師對知識的傳授過程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忽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發展,加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優差學生的評定標準,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一些平時學習很努力的學生只因為學習方法不到位而被教師忽視,單一的評價模式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學生的能力發展。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使素質教育走入了教學活動中,在注重學生學習成績提升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個人素質的發展,考試成績不再是教師區別對待學生的借口。在新的教育教學背景下,我們要充分挖掘有利的教學因素,將對課堂發展有幫助的教學策略引入課堂教學,為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提供必要的條件。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主張教師從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向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轉變,提倡教師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參與者,從而樹立自主學習意識。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轉變傳統教育思想,以學生的根本發展為教學宗旨,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感覺到師生關系的平等,才會尊重老師,對教師所授的學科感興趣。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于培養師生間的感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還有利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使教學活動取得最大的成效。數學雖然是一門理科,但是教師也不能用冷冰冰的方式進行教學,只有用心維護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關系才會和諧發展,與此同時,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才會有所提高。
二、注重課堂導入環節,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傳統的課堂導入缺乏新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上初中數學的學習內容本身就是枯燥的,學生對數學學科并沒有太大的學習興趣。新課程要求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課堂教學,所以我們在進行課堂問題導入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因素,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切入,結合社會熱點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有效聯系課堂教學內容,使導入的問題具有新意,切合學生的興趣,從而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開發學生的思維。學生感興趣的才是他們愿意學習的,只有符合初中生的情感態度與身心發展特點,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熱情會才會越來越濃厚。在自主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也開發了思維,找到了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進行課堂導入時,我們除了要注重導入問題的合理性,還要注意控制導入時間,一般在五分鐘內為宜,太占用時間的課堂導入非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還會喧賓奪主,影響課堂效果。
三、重視課堂教學評價,形成科學的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是教師針對某一階段學生的學習表現及學習情況所給出的評定,我們要想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首先要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對評價機制進行不斷改進與完善,使教學評價符合學生的心理及學習發展要求。初中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學科,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的關注,以便及時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目的地改變或者重新制定教學目標,以不斷完善教學方式及策略,使初中數學的教學工作取得最大的成效。當然,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同時,我們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根據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評價模式,對于在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我們要給予關懷,善于發現其在學習中的優勢,給予激勵,使其樹立學習自信心,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只有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教學活動才能在不斷調整中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促進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改革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高效課堂的構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和完成的。我們只有正確看待日常教學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順應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要求,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才會被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積極性才會得到提升。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端正教學態度,積極學習先進的課程理念,靈活運用教學策略,這樣初中數學課堂才會煥發勃勃生機,教師的教學成果才會得到顯著提高,高效課堂的構建才會不再遙遠。
參考文獻:
[1]孟小娟.淺談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3(8).
[2]梁春梅.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有效策略和實踐淺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4(30).
[3]謝小芳.關于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若干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