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
摘 要:合作是人類之間相互作用的一種主要形式,也是人類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組合作學習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針對當前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情況,結合教學實踐,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通過分析和探討,能夠為廣大的語文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當前許多國家普遍運用的一種教學理論和方略,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卓有成效的一種學習方式。各個學校的語文教育者都在積極嘗試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教學,取得了相應的成果,但同時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例如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教師缺乏一定的組織小組合作的技巧、教學評價機制尚不完善等等。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出現的問題,廣大教師有必要根據現實情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發現,以引導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一、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這并未否定教師的作用,相反,語文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極其關鍵。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語文教師充當著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角色,如果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
例如,在學習《我會拼圖》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制作紙片拼圖,拼圖前需要學生事先準備好所有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和引導學生使用各種形狀的圖片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在活動時可以讓學生自由想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拼圖,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求異思維。
二、科學的分組必不可少
分組是否科學是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小組的人數過多則不利于成員間的交流,不能展現每個成員的才能;如果人數過少則不利于構建良好的交流氛圍,難以實現合作學習的目標。為此,語文教師在分組時,要注意均衡人數和男女比例,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意愿。在每一個合作小組中,可以設置多種不同的角色,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使全體成員共同為合作學習而努力。
三、通過訓練使學生掌握多種合作技巧
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初,由于學生還未熟練地掌握各種合作學習的技巧,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生的表現不夠積極,配合得也不夠默契,還存在課堂紀律混亂等問題。因此,在實施這種教學方法之前,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合作技巧并通過訓練使學生熟練地掌握,以確保合作學習的效率。
例如,一位語文教師在教授《畫家鄉》這一課時,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自己的家鄉。在開始討論之前,他先講解了幾種合作技巧,包括如何傾聽別人發言、應在其他同學說完之后自己再進行補充、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方法等,接著在實踐中訓練這些技巧,結果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四、合理調控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
當學生開始進行小組活動時,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考察每一個學習小組的活動過程,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地調控學習過程。例如,李老師在執教《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課時,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交流:你喜不喜歡冬天呢?為什么?但是因為一年級的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一部分學生并不能主動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所以李老師就針對存在問題的小組進行指導。其中,一組的學生談論的是其他季節,并非冬天。李老師立即說道:“我就很喜歡冬天,它雖然是寒冷的,但也是十分美麗的;它雖然給大家帶來了不便,但是它也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成功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李老師采取的都是一種友好的態度,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小組合作學習得以有序地進行。
五、綜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策略
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結束之后,教師要注意綜合運用多種評價策略對學生進行反饋,具體地說,這些策略有:(1)使用不同的評價定位標準。對于基礎和能力不同的學生要使用不同的評價標注。針對那些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的學生,教師都可以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2)注重獎勵方式的多樣性。無論是多元化的評價語言,還是不同的獎勵方式,都能為小組合作學習增添色彩。(3)自我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學生不僅要關注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具體表現,還要關注其他同學的表現。
作為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能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前,小組合作學習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運用于課堂教學中,雖然取得了相應的成績,但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因此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實施和運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家進行實踐和探究。
參考文獻:
[1]農俏芳.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實施[J].課外語文,2014(8).
[2]嚴紅.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