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婷婷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許多學校和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僅關注課堂教學方式手段的創新和教材教學內容的改革。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應把數學教學向書本外、向課堂外拓展。對運用主題拓展方式來豐富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樣式進行了實踐探索,希望對提高學生數學素養能起到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主題拓展;小學數學;課程樣式
在新課改實施過程中,許多學校和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只重視課堂教學方式手段的創新和教材內容學習的改革。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不僅僅是課堂學習,也不僅僅是課本內容的學習。要提高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從小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就應該創新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實施模式,把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向課堂外延伸,向課本外拓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圍繞有價值的數學主題,運用豐富多彩的課程樣式和教學內容來進行小學數學課程教學。
一、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開展主題拓展教學
1.運用自主探究方式進行主題教學
運用自主探究方式開展小學數學主題拓展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于每個主題教學的設計都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巧妙的方法以及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等知識,極大地豐富了教師教學的內容和學生學習的資源。學生就能夠打破時空間隔和學科之間的限制,來綜合學習和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從而豐富學生的綜合知識。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的“三角形”這章內容時,可以用每個學生常用的三角板為主題進行拓展教學。可以讓學生運用自主探究、實踐操作、上網查閱資料等方式,讓學生對多個問題進行探究:(1)三角板為什么要做成固定形狀?(2)為什么兩個三角板都是直角三角形?(3)三角板中包含哪些數學元素?(4)三角板以一邊為軸旋轉得到什么圖形?讓學生根據興趣選擇探究問題,通過這樣的主題拓展,就能對三角形知識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這樣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2.運用小組合作方式進行主題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要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與共同探討,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增進學生的互相交流,它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理想方式。例如,在進行“圓的周長”主題拓展教學時,可以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來掌握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數量關系,通過小組人員的集思廣益學生就能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在合作學習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除了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數學研究的方法外,還能在思想上、數學學習的情感和態度上受到沖擊。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僅僅通過簡單的測量,學生不會發現或得到“3.14”這個數值,因此,學生就會產生疑問。當學生在了解了祖沖之、劉徽等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后,在心里就會產生對人類偉大智慧的贊美,就會對科學家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精神產生敬佩,就能鼓舞學生對數學學習探究的興趣和熱情,而這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也是數學課程拓展教育的內容,更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數學主題拓展教學
1.用多媒體顯示知識變化過程進行主題教學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化教學設備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對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起到了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數學教學時,首先要選擇好主題的教學內容和恰當的主題教學方式方法。例如,在進行“年、月、日”的教學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方式手段進行教學,由于年、月、日和時、分、秒這些概念比較抽象,因此要選擇感性認識比較強的教學方式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時間概念。時、分、秒這些時間概念比較短,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而年、月、日這些時間概念相對較長,學生不易理解。而運用多媒體幻燈片顯示時間的變化過程,就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年、月、日這些抽象的時間概念。
2.運用推理演繹方式進行主題教學
在小學數學主題拓展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運用推理演繹方式進行教學,這樣能使學生加深對數學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例如,在進行梯形面積教學時,讓學生根據實物并配合多媒體課件內容,從動手拼圖開始,然后進行計算、推理,以此來讓學生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由于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在梯形面積的推理過程中,要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行抽象思維和進行演繹推理。為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鼓勵學生從計算機網絡上搜集與課程教學有關的內容進行拓展學習,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3.運用角色扮演方式進行主題教學
為了讓學生體會和感受所學知識,可以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主題拓展教學。例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的教學時,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模擬的超市或商店等實際應用環境,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來進行對貨幣的認識和兌換貨幣的計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提升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特別是對于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數學內容,在多媒體技術的配合下就能讓小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三、運用綜合方式開展小學數學主題拓展教學
1.運用多種方式實施主題拓展教學
要提高小學數學課程主題拓展教學活動的效率,就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采用多種教學組織方式和教學手段來開展主題拓展教學活動,以便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例如,開展主題拓展教學除了采用自主探究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外,還可采用課外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可以運用微課、翻轉課堂、網絡教學等網絡方式進行主題拓展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
2.創新教學設計和作業樣式
拓展主題教學的方式,教師應重視課堂教學設計,改變單一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和過程,采用新穎有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提高教學的趣味性。還要注重拓展作業的內容和樣式,改變封閉僵化的作業內容,使作業內容更多地體現出生活化、社會化和個性化,要注重作業的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合作性,作業設計注重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參與,以提高作業的有效性,使學生通過作業達到鍛煉能力、啟發思維的目的。
3.創新主題拓展教學評價方式
進行小學數學主題拓展教學,豐富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實施方式,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數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因此,應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考核方式,對主題拓展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要改變傳統應試教育下以考試成績這個單一指標來衡量學生學習成效的方式手段,以綜合能力素質為評價考核內容和方式,健全不同年級學生的評價考核的標準體系和實施細則。通過創新主題拓展教學活動的評價考核方式,來提高教師數學課程教學實施的創新能力,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成長發展。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主題拓展教學活動,對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有重要意義。因此,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創新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實施模式,不斷豐富拓展教學內容,以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彬彬,孔凡哲.教師利用與開發課程資源的現狀反思與改進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
[2]孟祥瑞.小學高年段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設計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