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燕婷
摘 要:小學數學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地位至關重要,而且數學知識繁雜,需要識記和理解的東西很多,學生學習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很多學生都找不到學習數學的有效方法,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許多問題,導致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很低。新課標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無形中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那教師應該如何做呢?下面的內容會做出簡要解析。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高效學習;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系統學習。下面介紹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
一、讓學生在興趣中提高課堂有效性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不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只是給學生講解更多的知識,認為興趣不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因素,只要學生能認真聽講,就一定可以學好數學,但是學生如果對數學知識缺乏興趣,那就無法吸收教師所講解的知識,課堂效率仍然很低下,教師忽略了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作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采取合適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興趣中提高課堂有效性,只有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帶著興趣和教師一起探索知識的奧妙,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提高課堂有效性。比如“分一分,認一認物體”這節內容,教師可以把實物展示在課堂上,白色的粉筆、衛生紙、紅色的保溫杯、電話、綠色的盆栽、盒子等東西,讓學生按不同的標準分一分這些物體,這些物體都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有的學生想按顏色分類,有的學生想按形狀分類,有的學生想按新舊分類,學生對這些物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然能在教師的講解中學好這節內容。
二、讓學生在主動中提高課堂有效性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課堂完全由教師掌控,學生在課堂上學什么、如何學,都由教師決定,學生只是處于被動的地位,掌控不了本該屬于自己的課堂,教師的方式不適合所有的學生,有些學生可能會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心理,課堂效率很低,教師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對學生學習的作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主動中提高課堂有效性,只有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才能知道哪些知識掌握得好,哪些知識掌握得不好,掌握得不好的知識如何彌補。比如“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這節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節內容進行自學,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對簡單的除法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只是稍微變得復雜了一些,憑借學生的能力可以攻克這節知識,這樣還可以讓學生鞏固之前學過的除法知識,在自主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向教師請教,教師要耐心給學生講解,等學生自學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對重難點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更準確地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深刻地學習本節內容。
三、讓學生在快樂中提高課堂有效性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不注重學生的快樂學習,只是機械地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不顧及學生的感受,學生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很痛苦,根本吸收不了教師講解的理論知識,感受不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課堂效率很低,教師忽略了快樂對于學生學習的作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快樂中提高課堂有效性,營造快樂的學習氣氛有很多種方法,例如游戲、競賽都可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快樂,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生的思維也更活躍,從而提高課堂有效性。比如“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這節內容,教師可以利用競賽方式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給學生出十道小數混合運算的題目讓學生解答,解答得又快又準的學生可以獲得教師的獎勵,例如數學光盤、書籍等,學生在競爭中思維更活躍,都想取得最好的成績,取得第一名的學生會很開心,沒有取得第一名的學生會再接再厲,爭取在下一次競賽中成為最棒的學生,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有效性。
四、讓學生在多媒體中提高課堂有效性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主要運用板書的形式給學生傳授知識,教師要費時費力地寫板書,但是板書內容很枯燥乏味,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板書內容也不能全面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課堂效率自然低下,多媒體可以彌補板書的不足,教師忽略了多媒體對學生學習的作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多媒體中提高課堂有效性,多媒體中栩栩如生的畫面、優美動聽的音樂都能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在觀看多媒體展示的同時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思考,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提問教師,提高課堂有效性。比如“圖形的平移、旋轉與對稱”這節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圖形的平移、旋轉與對稱,這節知識比較抽象,僅靠學生的想象很難學好,因為小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還比較差,在多媒體展示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圖形的平移和旋轉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清晰地看到舊圖形是經過什么變化變成新圖形的,學生再針對多媒體中的內容進行思考,更透徹地學習這節內容。
五、讓學生在合作中提高課堂有效性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提倡讓學生以獨立學習的方式進行數學學習,認為在獨立學習中學生可以靜心思考數學知識,對數學知識進行升華,獨立學習的確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獨立學習也有其弊端,學生在獨立學習中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維,在學習中容易遇到瓶頸,瓶頸突破不了,會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課堂效率低下,教師忽略了合作對學生學習的作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運用小組討論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中提高課堂有效性,在合作中學生可以毫無顧慮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不必擔心對錯,根據別人的思維可以完善自己的思維,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路,提高課堂有效性。比如“多邊形面積的計算”這節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習,學習目標就是讓學生找到計算多邊形面積的方法,學生在討論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有說的不正確的地方,其他學生可以給予糾正,學生還可以從其他學生的講解中對自己錯誤的地方進行改正,直到小組成員達成統一意見。小組討論方式營造了一種良性競爭的氛圍,學生在相互競爭中拓展自己的思路,提高課堂有效性。
以上內容通過興趣、主動、快樂、多媒體、合作五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這只是其中的幾個方面,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數學水平,不要因為自身水平的不足影響了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教師還要不斷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結果,根據學生的學習結果調整自己的策略;教師更要不斷積累、不斷探究、不斷總結,找到更多可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郭新霞.探析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J].青年時代,2016(19).
[2]蔡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問題探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
[3]白玉祥.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華少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