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華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新豐中學
【摘 要】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積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們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們學習興趣。教師要積極提問,活躍課堂氣氛。重視實驗,鍛煉動手能力。引領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感受奇妙的物理世界。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教學方法;高中;物理;學習;樂趣
高中物理是高中理科基礎科目之一。高中物理是需要學生們在初中物理基礎上對物理知識更進一步的學習與探究的一門學科。它可以有效地擴展學生們知識廣度,加深學生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因此,高中物理對學生們而言是較為難懂的一門學科。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積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們創造輕松愉悅地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們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們在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同時感受物理世界的奇妙。
一、積極提問,活躍課堂氣氛
我們知道,一堂課的成功與否除了取決于學生們課后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外,課上學生們的表現與課堂的活躍情況也是體現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應該積極運用提問的方法,在上課時通過多次提問學生,學生積極參與回答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們學習興趣,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使得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更加輕松地理解和掌握課堂知識,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當我在講解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單元運動的描述第二部分《時間和位移》一課時,上課時我會向同學們提問道:“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時間嗎?一天有幾個小時?多少分鐘?多少秒?”提問完畢學生們開始用筆在紙上算起來并隨后答道:“一天有24個小時、1440分鐘和86400秒。”于是我回答并接著提問道:“同學們回答的很正確,那么同學們,比如老師現在從講臺以一條直線走到教室課桌最后一排,請問老師所走的這一段路起始位置和末位置分別在哪?方向是從哪到哪?”提問完畢,同學們開始七嘴八舌討論起來,幾分鐘討論結束后,有同學舉手回答道:“老師所走的這一段路的起始位置是講臺,末位置是最后一排課桌。方向是從起始位置到末位置。”我高興的回答道:“很好,老師所走的這一條由起始位置到末位置且有方向的線段在物理中我們稱做位移。它是一個有大小和方向地物理量,即矢量。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進入《時間與位移》這一課的具體學習。”就這樣,通過我多次提問與學生參與的教學方法,課堂氛圍很快進入高潮部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越來越濃烈。使得教學進展更加順利。有效提升學生們學習效率。
積極的提問,不僅可以開發學生們的大腦,還可以引導學生們積極思考問題,使得學生們在思考的同時鍛煉學生們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培養學生們主動學習與探究物理知識的良好習慣。
二、重視實驗,鍛煉動手能力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通常在高中物理教學大綱中,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各占一半且在課程安排中總是一節理論課伴隨一節實驗課。這是因為物理除了重要的理論知識外,物理實驗也非常重要。理論離不開實驗,理論來源于實驗。積極地實驗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們了理解課本相關理論知識并鍛煉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師們在平時教學中應該更加重視實驗,積極組織學生們進行各種實驗,重視實驗質量,鍛煉學生實踐能力。
例如,當我在講解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第四部分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一課時,我會提前要求學生們對課本相關理論知識進行預習并著重瀏覽實驗基本操作過程與原理。在上課時,我會安排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到實驗室進行本節課的學習。首先,我將帶領學生們一起學習課本知識,接著,由我親自演示實驗過程,學生們認真觀看。實驗結束,學生們再分小組進行實驗操作,要求學生們在操作過程中積極動手并發現問題。最后,在課程結束時我會要求學生們每人至少完成并上交三個由打點計時器測出的速度的結果。學生們通過課前的預習和仔細聆聽與觀看上課時我對知識的講解與實驗操作過程,簡化實驗難度,使得學生們在自己動手實驗室更加快速準確,為學生們提供更多實驗的時間與機會。
實驗是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尤其對于物理學科而言,很多的物理理論知識具有抽象、難懂的特點。而實驗恰好地將理論知識很好的簡化。學生們積極地實驗不但可以更好更準確地掌握課本理論知識而且使得學生們動手能力大大提升。
三、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感受奇妙的物理世界
眾所周知,知識來源于生活,沒錯,我們從課本上學習的理論知識就是對現實生活的總結與歸納的精華。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將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從學習知識來了解和認識我們奇妙的世界,而物理與生活的聯系更是密不可分。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們應該將課本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感悟奇妙的物理世界。
例如,當我在對第三章《相互作用》中“重力、彈力、摩擦力”進行講解時,以重力為例,當我在給同學們講解重力時我會運用生活中重力現象并向同學們解釋道:“同學們,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我們走到一堆沙坑的時候會留下腳印,我們可以很輕易地拿起一個足球,但是如果把足球換成鉛球時,我們在拿起時就需要用更多的力氣了。這是因為每個物體都有其本身的重力,因為我們有重力所以會在沙土里留下腳印,越重的人腳印就越深。也因為鉛球比足球要重的多,所以我們在拿起時更加費力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學習的重力的知識。”生活中有很多重力、彈力與摩擦力的現象,通過我運用生活中的現象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們學習起來更加輕松,且在學習課本知識后更加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和觀察生活,感受物理世界的奇妙。
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理現象往往被學生們忽略。因此,教師們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將課本與生活相聯系,幫助學生們去學習和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奇妙的物理世界。
總之,物理是一門復雜且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幫助學生們學好高中物理知識是高中物理教師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教師們應該運用更多有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學習樂趣,真真切切地從學習物理中感受物理學習的樂趣,打下良好的物理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唐佳樂.高中物理學習之我見[J].亞太教育.2016(35)
[2]陸鳳艷.論高中物理有效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