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閱讀模式,閱讀策略進行了闡述,并在分析了閱讀策略的基礎上,探討了如何提高大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出了適合現代英語教學的新思路。
【關鍵詞】英語閱讀;閱讀策略;閱讀能力;閱讀技能
閱讀在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重要性毋庸置疑,閱讀不僅僅可以幫助大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常識,也是學生提高詞匯量的重要途徑。所謂閱讀策略,指的是學習者掌握的為了解決閱讀過程中的困難和疑惑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閱讀策略教學對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效率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應當分析學生的需要,將策略教學融入日常教學中,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閱讀模式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模式為自下而上模式:該模式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強調文章本身的重要性,認為閱讀理解是一系列解碼和信息處理過程,讀者逐字逐句地理解文章內容,最終達到理解整個語篇的目的,是一個從小到大,從部分到整體的線性理解加工過程。代表人物有拉伯根,塞繆爾和高夫等。
第二種模式為自上而下模式:該模式強調讀者已經有的背景知識的重要性。認為閱讀是讀者運用已有的知識,同時根據閱讀材料的部分內容對所要閱讀的內容進行預測,并且不斷地驗證所要預測的內容是否正確的過程。該模式認為,閱讀理解是讀者主動思考的過程,是一種心理語言的猜測猜測游戲。讀者并不是被動地全盤接受者。
第三種模式是交互模式。魯梅哈特于1977年提出該模式。它的特點是強調讀者和閱讀材料的交互作用,認為閱讀是上下結合的過程,該模式尤其強調“圖示”的重要作用。
在大學英語日常教學中,閱讀課的時間十分有限,閱讀課的主要任務不僅是讀什么,還包括如何讀,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閱讀策略的教導和培養,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英語閱讀策略是英語學習策略中的認知策略,是英語學習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策略是閱讀過程中的計策,通常情況下,它指的是有意識地借助上下文,文章結構或者背景知識等線索理解文章內容,閱讀策略在大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大學英語教師,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策略的培養。
1.相關知識引入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學習英美國家的文化和風土人情是英語學習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不少學生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知識而影響了對閱讀材料含義的正確認知,離開了文化背景知識去學習語言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為學生充分準備和介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通過相關知識的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通過語篇判斷詞義
生詞短語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在閱讀的過程中,許多學生一遇到不會的單詞邊依賴于詞典,對字典的依賴性可見一斑。然而,閱讀其實是提高詞匯量的最好辦法,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猜測詞義,通過上下文給出的線索,語法知識結構,個人背景知識來推斷生詞在文章中的具體意義,讓學生逐漸擺脫對字典的依賴性。
3.隨時掌控調整閱讀速度
對于不同的閱讀材料,采取不同的閱讀技能。比如,詩歌,原理或者理論性的文章適合學生細細品讀,理解文章的邏輯,精髓和內涵,因此需要細讀,相反,諸如廣告,通知,說明書等類型的文章,略讀是更明智的策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閱讀材料,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鼓勵學生使用不用的閱讀策略。
4.做筆記勤總結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簡明扼要概括段落大意,勾畫出重要的信息點,總結閱讀材料的主旨。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通過略讀和尋讀對文章內容進行取舍和濃縮。略讀指的是,通過選擇性的閱讀捕捉文章的主旨和篇幅結構,對文章有概括性的了解。讀者社區無關緊要的內容,略去信息量少的句段,從而提高閱讀速度;尋讀是閱讀圖標,通知,廣告,說明書等一些應用型文章比較常用的閱讀方法。
綜上所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向學生傳授積極有效的閱讀策略,讓學生意識到閱讀策略的重要性。提醒學生公國上下文猜測詞義,幫助學生找主題句,關鍵詞;英語閱讀策略的熟練掌握與運用需要長時間的嘗試和練習,需要學生反復實踐。教師應當制定長期的教學計劃,培養學生成為獨立的學習主題,自主練習,運用上面所提到的各種閱讀策略,成為學習的主人翁,不斷提到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陳霞,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教育評論.2005.(6):64
[3]秦亞農.文化北京知識與英語教學.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0)
作者簡介:曹隨隨,女,(1987.4——)漢族,籍貫:四川南充,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