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明
【摘 要】本文在闡述“互聯網+”的內涵及特點的基礎上,提出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改變教學模式、利用網絡資源擴展教學、建立互幫互助學習模式、更新設備并完善教師知識結構等中職越南語創新教學策略,并以“健康飲食”為教學案例展開論述。
【關鍵詞】互聯網+ 中職越南語教學 創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B-0053-02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學習和生活,深刻展示了世界發展的前景。在這種背景下,中職越南語教學也迎來了重大的機遇。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中職越南語教學實踐和探索,引進了計算機網絡技術,不僅實現了越南語教學的個性化、移動化以及方便快捷性,而且也促進了學生利用“互聯網+教育”進行有效性學習的積極性。
一、“互聯網+教育”的內涵及特點
所謂“互聯網+”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實現傳統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一種經濟形態,例如理財通、在線醫療服務。而“互聯網+教育”就是在傳統教育的模式下,以互聯網為平臺,不斷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這種教學模式不再是對信息技術發展的追逐,而是應用互聯網思維,讓師生共同參與和使用互聯網資源,實現一個移動終端,一張網,數百萬教師任由學生挑選的一種學習形式。通常情況下,中職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欠佳,對于課堂上教師所講知識學習興趣不高,存在著厭學情緒,但對網絡迷戀,并且所有學生每人擁有一部智能手機,90% 的學生或學生家中擁有網絡和電腦,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互聯網+中職越南語教學”的實施條件。
二、“互聯網+中職越南語教學”的策略
(一)改變教學模式,培養全新理念
首先,轉變傳統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源頭上改變教師監督學生的學習模式。例如,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通過微課網進行課前預習,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主體的位置,提高新時期中職學生應該具備的信息素養和搜集有用信息的能力。
其次,豐富教學形式,教學形式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應在學生獲取知識時采用圖片、視頻等中職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組織學生學習。例如,為了訓練學生的聽力,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找到越南歌曲進行播放;為了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越南語詩歌朗誦;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搜集越南語書籍中有趣的故事;為了提高學生的越南語寫作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編寫越南語作文和越南語故事的訓練。
最后,注重教學情境的應用,教師應思考每一個會話課題里包含的情景模擬空間,根據學生掌握的越南語知識點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設定情景,通過扮演不同場合中的角色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融入教學實踐中。例如,筆者在組織學生學習越南語問候語的教學中,通過播放生活影視電影、現場模擬等形式營造出越南語環境,鼓勵學生親身體驗越南語問候語語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越南語的好奇心和興趣。
(二)注重網絡資源,進行擴展性教學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教學資源異常豐富,教師應充分利用這種教學資源,建立一個適用于中職學生自學的越南語網絡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在課堂上,為了加深對越南語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共享平臺進行探討和交流,通過瀏覽網頁自主獲得知識;在課堂下,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微信或者 QQ 等社交工具進行相關學習資源的推送,將一些有價值的越南語學習資料進行推送和轉發,擴大中職學生越南語學習的知識面。例如,筆者根據教學需要,將一些越南語相關的電子圖書、教學視頻、教學課件以及學生作品等資料上傳至公眾微信平臺,學生可以通過平臺下載和學習。
(三)加強互動,建立互幫互助學習模式
在互聯網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更為高效,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組織學生和越南國家的學生或名師進行互動,答疑解惑,幫助學生進行越南語專業知識的自我構建。同時,不斷強化教育與互聯網信息的融合深度,應用網易公開課、慕課、微視頻以及以網絡平臺為支撐的翻轉課堂,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例如,筆者利用本年級學生所組建的 QQ 群,要求學生在群內就當前越南新聞、時事熱點等內容運用越南語進行探討和交流。
(四)注重設備更新,完善教師知識結構
計算機技術更新換代速度較快,中職學校要密切關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狀況,大力解決網絡資源稀缺和設備差等問題,營造一種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同時,注重越南語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定期進行培訓,以便實現適應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教學形式。例如,微課是一種現代網絡技術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全面掌握計算機錄制軟件,這就需要教師不斷補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三、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越南語創新教學實踐
本文以“健康飲食”為教學案例,依托微課網平臺和互聯網資源,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
首先,制作微型網頁。在微型網頁制作之前認真分析學情和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內容,在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精心設計“階梯式”教學任務,使教學任務既具有創造性和啟發性,又具有綜合性和層次性,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例如,筆者在“健康飲食”教學中,設計了以下教學任務:
一是閱讀教材,比較中國與越南飲食之間的差異;
二是閱讀教材,回答什么是健康食品;
三是試圖從互聯網上找到一些關于飲食健康的信息;
四是根據教材內容和互聯網信息,試圖總結出一些健康飲食的習慣。
其次,組織學生進行課前學習。筆者組建了一個微信群,在微信群上,將微課網(www.vko.cn)推薦給學生,鼓勵學生課前在微課網上了解健康飲食的相關內容,并將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微信轉發給教師,方便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
再次,創設情境、明確目標。從教學目標和內容出發,截取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音頻或視頻片段,通過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了解近年來威脅健康的疾病種類以及發展趨勢,引導學生發現飲食中存在的問題,明確這些疾病的發生是由于不良的生活習慣或不健康的飲食所造成的。同時,教師及時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源,根據學習任務要求,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小組研討,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為了使教學效果更佳,教師應提供中文、越南語兩個版本的網絡學習資源。此外,在學習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最大限度地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例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要求學生討論什么是均衡飲食,利用互聯網提出適合于自己的健康飲食結構,并與班級的其他學生進行溝通和分享。
最后,歸納總結,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在學習任務完成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匯報學習成果,并運用多媒體技術形象地展示學生回答的問題以及練習題,讓學生到講臺前進行回答與講解,不斷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積極性評價,并對探索過程中產生的結論進行歸納總結,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時,在課后業余時間,教師鼓勵學生利用網絡上的貼吧、微博、電子郵件、日常聊天等交流平臺,聯系到越南國家的學生,運用越南語與其進行溝通交流,通過語音交流和手寫輸入來進行越南語練習,不斷提升中職學生的越南語交流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中職學生對新技術、新事物、新方法的敏感度和接受度較高,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后,學生學習越南語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在課堂教學上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既拓寬了越南語學習的視野,又提升了越南語聽說讀寫技能,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也隨之有所提升。
總之,在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越南語教學應不斷加強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優勢,積極探索“互聯網+中職越南語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高技能水平和學業成績,從而不斷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向社會輸送優質的越南語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鄧薪靜.對高職越南語教育的一些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8)
[2]韋宏丹.越南語視聽說教學探析[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