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本文認為評講英語試卷要在“評”上用心考量,在“講”字上下功夫,提出有效講評英語試卷的四種方法,即依據試題難度分層次地講評試卷,運用舉一反三的方法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鼓勵學生自己講解解題技巧,整理歸納錯題集。
【關鍵詞】高中英語 試卷 評講 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B-0150-02
考試是教師了解學生學業和語言知識運用的有效途徑。評講試卷則是教師發現學生學習問題和解答學生問題的重要方式。在“評”上用心考量,在“講”字上下功夫,有利于學生在捕捉試卷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深刻感悟,促進知識技能內化生成。教師在評講英語試卷過程中,應抓住學生的易錯點和理解盲區,運用舉一反三的題型引導,促使學生在深入互動嘗試和主動探知的過程中強化整體理解感知,培養自主質疑和主動探知的良好學習習慣。
一、有的放矢,切勿面面俱到
試卷命題的難易程度一般都有要求,特別是在一些階段性考試的試題中尤為明顯。教師在試卷評講中,應根據試題的難易程度來有效評價,切勿面面俱到。如果一味追求全面評價試卷,不僅不能抓住重點進行教學,而且不能緊扣學生的易錯地方進行講解,也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何圍繞學生易錯點和學習認知盲區進行剖析?具體如下:
講解單項選擇題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主動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請學優生進行解答,教師則在歸納相應知識要點過程中幫助學生強化印象,如It is…that…句型的運用,學生雖然知道其使用方法,但在答題時往往因為緊張而答錯題目。對此,教師可建議學生注意“It”用在句首和“That”用在句中,從較為容易判斷的詞匯標志中查找問題。
講解完形填空、閱讀理解時,教師可以挑選學生錯誤較多的內容進行講解,要求學生再與其他的答題項進行比較,幫助他們理解其中內容。
講解書面表達講解時,教師可以挑選全班書面表達寫得最好的一篇,通過觀摩學習的方法,引導其他同學進行學習對比,讓他們在找學習標桿的過程中深化理解。教師則在學生找出相應的內容基礎上,幫助他們歸納相關的要點,給他們更多的練習運用機會。
總之,抓住試題中的要點,結合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有選擇性地講解,有利于學生在識記要點中深化理解。按照基礎題目請學生回答、中等難度題目共同探討和難度較大題目教師點評的方法,建議學生在總結相關練習方法的基礎上予以分類總結概括,形成更多的識記與綜合運用能力,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二、一題多用,宜多元聯系
舉一反三是試卷評講的有效方法,它能幫助學生在掌握相應知識要點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識記和靈活運用特定題型。教師可以題目為載體,突出一題多用,讓學生在知此知彼的過程中掌握破解對策,形成扎實的語言表達運用技能。選擇的題目要具有代表性,能給學生更多的自我嘗試,引導他們主動歸納知識點。
例如,在一道題目為“There fell a heavy snow last December,and this year a good harvest.”的選擇題講解中,所給出的答案有:A.Proves;B.Means;C.Allows;D.Promises,且都表示有一定愿望的意思,但如果仔細研讀答案就會發現其中有一定的區別:prove 意為“證明(是),原來是”;mean 意為“意味著,打算”;allow 意為“允許,承認”;promise 意為“預示,有……的希望或征兆”。其實,在講解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授中國的“瑞雪兆豐年”(A timely heavy snow promises a good harvest),幫助學生從中找出相應的內容。顯然,本題的答案應該是“D”。但是,在講解的過程中針對其他的選項“ A.Proves;B.Means;C.Allows ”的答案,可穿插講解一些其他的例句以及運用方法。以上述題目為例,在選擇相應的題目時,可選擇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鼓勵他們就其中內容進行深入總結概括,形成一定的多樣化拓展聯系體系,幫助學生能夠找出破解的方法。
總之,在試卷評講中,教師應多運用舉一反三的形式,請學生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題目,幫助他們從中篩選有價值內容。結合學生的整體理解感知,多鼓勵他們進行拓展延伸挖掘更多的學習試題,強化認知感悟。同時,關注學生的不同認知,多給他們相關的提示,引導他們運用筆記歸納總結形式找出核心要點,強化記憶。
三、換位試講,體會認知過程
改變教師單一的試卷評講模式,讓學生主動走上講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更能使得學生在參與中增強學習主動性和創造力。換位試講,讓學生有了更多的體驗運用機會,便于他們深化理解。
例如,在第二輪高三英語模擬試題的講解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成試卷評講小組,按照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學習實際能力,請他們選擇聽力、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書面表達等不同的題型進行評講。有的學生運用兩人搭檔的形式,分別就各自選擇的類型題目進行講解。很多學生在嘗試運用拓展的方式找出了相應的破解疑點方法,并提出了應該注意和容易出錯的地方。有的學生總結近年來的各地高考題目,利用學案引導的方式列出了各種知識要點的相關題目,讓其他同學在聽講的過程中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操練。有的學生則模擬教師的口吻,運用現場提問、師生互動等形式來幫助其他同學主動識記,請他們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深化理解感知。
換位試講模式運用其實就是“先生制”的再現,讓學生在主動模擬教師的過程中超前備課,讓他們在全面掌握相應解題技巧中深化感知。教師在學生試講過程中,要多指導他們進行認真總結,拓寬他們的認知視野。
四、建立檔案,整理歸納錯題
教師講評試卷結束后,可引導學生運用檔案歸類的方法整理試卷錯題,使學生在歸納整理的過程中溫故知新,幫助他們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形成主動探知的良好學習習慣。運用錯題集,給各種問題進行分門別類打包整理,往往能使學生主動深入識記運用。
例如,在一份試卷整理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摘錄收集自己的答題錯誤,分類整理,并建議他們概括總結出現錯誤的原因以及破解的方法。在整理過程中,一方面,對一些自己容易記錯的題目運用不同顏色的筆圈劃出來,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深刻記憶印象;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將內容進行分類篩選,如考查動詞和非謂語動詞的放在一起整理,考查詞類如名詞、代詞、冠詞、介詞、形容詞和副詞的放在一起整理,考查各類從句和特殊句式的放在一起整理,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記憶。結合學生的錯題集整理,教師可以在評講課上鼓勵他們主動進行展覽,讓他們在相互學習借鑒的過程強化識記運用。
總之,運用錯題集,能使得學生獲得更多深刻感知,便于他們在復習運用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學習。因此,在學生展示自己的錯題集時,教師應鼓勵他們多進行自我評講,讓他們在主動表達各自的理解感知中提升綜合運用能力。
綜上,英語教師圍繞試卷的重點有針對性地講評,幫助學生在主動拓展延伸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認知切入點,多給學生自我講評的機會,引導他們在自我調整和主動嘗試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訓練,有利于學生增強探知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潛力,促進英語知識技能的內化生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南美蘭.高中英語試卷評講課教學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5(7)
[3]趙 彬.如何上好高中英語試卷評講課[J].新課程,2014(12)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