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中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統戰工作所面臨的形勢更復雜、 任務更艱巨、 挑戰更嚴峻。為了協調推進“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迫切需要在新常態下,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堅持鞏固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加強對統戰工作的理論研究;精準發力,積極探索,找準新的社會階層工作的著力點;準確定位,勇于擔責,開拓統戰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關鍵詞:新常態;統一戰線;工作方法
從本義上看,統一戰線指不同的社會政治力量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為實現共同目標,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組成的政治聯盟。它是我黨思想政治的重要內容,是我黨總路線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黨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的重要法寶。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首次提出了“新常態”一詞。同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發展速度逐漸放緩、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動。這種變化,不僅對我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造成重要影響,對于統一戰線工作也必將產生深刻影響。
1 經濟新常態下加強統戰工作的重要作用
隨著經濟結構的深刻調整、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動,統戰工作面臨的形勢和工作環境、對象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認識、適應新常態,就是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一)經濟新常態下統戰工作新變化
1、統戰工作外部環境的新變化
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統戰工作也要根據我國發展的外部大環境進行自我調整。從國內經濟形勢看,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在改革開放后的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甚至中低速增長,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增加;從國際經濟形勢看,全球經濟在經歷金融危機后,格局持續調整,復蘇乏力。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導致統戰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側重點也發生了變化。
2、統戰工作內部環境的新變化
統戰工作內部環境的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國社會階層新老演化,產生了“蟻族”、“工蜂”、新生代農民工等新興群體,新的社會階層應運而生。據不完全統計,新階層約有7000余萬人,主要分為四類: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管理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新媒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新的社會階層以及相關行業的從業人數超過 1.5 億人,掌握或管理著10萬億元左右的資本,使用著全國半數以上的技術專利,直接或間接地貢獻全國近1/3的稅收,每年吸納著半數以上的新增就業人員。他們人數眾多、社會貢獻大;思想活躍,利益訴求強烈;結構多元、發展速度快;流動性大,與各社會階層互動頻繁;特點鮮明,一直處于快速變化之中。
(二)經濟新常態下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作用
黨的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化消極為積極,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以更好地推進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強大又持久的力量,這既是統一戰線的永恒主題,也是它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應該發揮的重要作用。
1、統一戰線具有匯集眾智、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統一戰線匯聚著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和白領骨干,素有“智囊團”、“人才庫”的美譽。我們應在團結合作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統一戰線集民智、聚力量的作用,鼓勵社會各領域精英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獻言獻策,為應對新常態新挑戰貢獻智慧和力量。
2、統一戰線具有整合政治、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
為保持政治、社會的穩定,我們需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整合政治、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要加強與各民主黨派的溝通合作、民主協商、科學決策,形成廣泛的政治認同,保證政局、政策的穩定性;要通過統一戰線的廣泛動員,暢通表達渠道,闡明利益訴求,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種矛盾,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內耗,確保社會和諧、國家穩定。
3、統一戰線具有升華情感、團結愛國的重要作用
愛國統一戰線能激發大眾的愛國情感,是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挫敗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攻擊、顛覆與和平演變的重要思想保證。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我們不斷遭遇各種發展難題,這就需要充分調動國內各黨派、民族、階層、以及港澳臺胞、海外華人的愛國熱情,激發全體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感,筑牢祖國命運共同體意識,使人們團結統一、同心同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2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困境
這種困境主要是從統戰部門及其工作者的角度來說,因為部分統戰工作者對當今國情、世情了解的不夠深刻、對新的社會階層人員的整體情況把握的不夠準確、對于新常態下自己應擔負的責任了解的不夠全面,方法不得力,成果不顯著。
(一)對新常態內涵的認識不夠深刻
受傳統思想影響,不少統戰工作者認為統戰工作就是“服務于政治”的,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認識也比較滯后。在經濟環境發生巨大變化之后,他們不僅沒有深入了解新常態的新要求,也沒有認識到這種變化會對自身工作產生哪些重要影響,缺乏大統戰思想。其實在新形勢、新常態下,“統戰工作的社會化使統戰范圍不再僅僅局限于政治領域,而且還擴展到社會、經濟和文化領域”。
(二)對新社會階層的利益訴求的了解不夠具體
新社會階層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產生發展,人數不斷增加、力量不斷壯大、價值取向多元化、利益訴求也是多樣的。但某些統戰工作者對這支新生力量還存在一定的誤解,對于他們的重要作用沒有充分認識。比如,認為其起家手段不正當,依靠偷稅漏稅、坑蒙拐騙;認為新階層人士分布零散、作用不大。
(三)對新常態下自身使命的定位不夠準確
新常態下,某些統戰部門對自身的使命定位不夠清晰,主體責任感不強,缺乏正確的工作目標。某些統戰工作者仍然襲用老的工作方法、舊的工作思路開展工作。因此,“從運行效能而言,統戰工作方法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效能不高”。
3 新常態下做好統戰工作的對策建議
當前,統戰工作既要應對內外部環境的新變化,也要解決好某些統戰部門認識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這就需要在新常態下,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了:
(一)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堅持鞏固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
隨著社會階層的分化,統戰工作的對象也在不斷增加。在互聯網井噴式、自媒體裂變式發展的今天,一些年齡偏低、流動性大、喜歡接觸新事物的新階層人員較易受多元價值觀的影響,容易受西方反華勢力的滲透和侵蝕。這就導致我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難度不斷加大。如何把統一戰線的各種優勢集中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事業上來,也是統戰工作面臨的一個難題。以更好的照顧各階層者,把他們團結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上來,鞏固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
(二)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加強對統戰工作的理論研究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是中國共產黨保持先進性的重要源泉,也是開展統戰工作、研究統戰理論的本質要求。當前,新常態已經成為統戰工作者必須面對的新環境,它不僅為統戰部門指明了新的工作方向,也為統戰理論的發展賦予了新內涵和科學要求。而且廣大統戰工作者是代表黨和黨外人士直接接觸的,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黨的形象和地位,也關系著與民主黨派的合作。
(三)準確定位,勇于擔責,探索統戰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社會利益主體多樣化、利益關系復雜化、利益矛盾透明化等情況要求統戰工作者必須認清自身使命,找準發展定位。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同志指出:要把統戰部門建設成團結、民主、溫暖、守紀的“黨外人士之家”,使統戰干部成為政治上堅定、精神上振奮、業務上精通、作風上過硬的“黨外人士之友”。
參考文獻
[1]孫敏.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探索統一戰線工作新方式[J].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第5期
[2]譚吉華.網絡時代統戰工作的新階層——新媒體從業人員[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第5期
[3]侯天佐.關于加強新社會階層人士政治引導的對策建議[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第1期
[4]趙賀怡 .如何把新社會階層團結在統一戰線中 [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12.第9卷第7期
作者簡介
楊楠楠,女,安徽阜南人,中共阜陽市委黨校馬列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為科社和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