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摘 要] 圍繞著交際法,重點論述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概述,介紹了交際法教學理論及交際法在實際運用中存在的的問題;第二部分重點探討交際法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根據問題尋求解決方案,以便于對外漢語教師開展教學實踐活動。
[關鍵詞] 交際法;對外漢語教學;啟示
[中圖分類號] H1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7)04-0117-04
一 、現行交際法之缺陷
交際法又稱“交際語言教學”,較早稱為“功能法”“意念—功能法”,是以語言功能和意念項目為綱、培養在特定的社會語境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一種教學法。交際法產生于上世紀70年代初的西歐,它創新性地提出把功能和意念作為教學的指導綱目,奉行急用先學的原則,主張按話題螺旋式地安排語言材料。交際法雖然由來已久,但是在實際運用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對功能項目的研究不夠深入
語言功能和意念所涵蓋的內容是很廣闊的,現有的研究雖然對功能和意念都給以了簡單的分類和介紹,但是研究還不夠深入全面,也不夠細致。漢辦為了更好地指導漢語教學實踐,先后頒布了《漢語水平詞匯等級大綱》和《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但是為何我們沒有卻沒有見到功能項目大綱呢?這就是對功能項目的基礎研究尚不充足的最好例證。如何按照交際的需要和教學的需要,科學地對功能和意象項目進行確定、分類、排序,像語法大綱那樣完成作為教學依據的較為成熟的功能大綱和意念大綱,還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二)沒有處理好語言結構與語言功能項目的關系
如何將語言結構與語言功能項目有機結合,是很長時間以來都難以解決的一個問題。如果以意念功能為綱來安排教學材料,那么往往難以照顧到語言結構的系統性和難易程度;如若過多地考慮語言結構又難以把語言項目作為指導綱目。兩者不能統一成為一個整體,重視一方勢必得忽略另一方。如何處理好語言結構與語言功能項目之間的關系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
(三)對學習者出現的語言錯誤的容忍度過高
交際法不過分地強調語言形式,認為對于學習者在學習和使用語言中出現的不嚴重影響雙方交際的錯誤,沒有必要馬上糾正,即對學習者出現的語言錯誤擁有很高的容忍度。但是這種過分寬容的做法,我們認為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并不可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學習外語的過程就是養成習慣的過程,一旦錯誤的習慣養成了就很難改正過來了,尤其是語音、語調方面的問題。第二,學習者也期待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對學習者放任自流,這與學習者的心意也是背道而馳的。
二 交際法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
(一)認真編寫教材,對功能項目展開深入研究
1.與時俱進,選取真實可信的教學材料。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漢語學習者學習漢語的目的是把漢語作為交際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社會交際。如果選擇的教學材料過于陳舊,與這個現實社會脫節的話,那么漢語學習者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交際任務。所以我們選擇的教學材料必須要來源于真實的生活,不能陳舊落后,也不可以是為編教材而編教材。如今我們編寫的教材的選材應該囊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最好直接節選自報刊、雜志或網站,再根據學生的水平稍加修改或者增加注釋。如果選取的教學材料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真實可信的話,那么我們的對外漢語教學將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對功能項目展開深入研究。語言功能和意念所涵蓋的內容是很廣闊的,現階段對這兩者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全面,我們要開展更為細致的研究。深入開展對語言功能和意念項目的研究,確定不同類目的難易程度,配以與語法大綱類似的大綱以指導教學。以便在編寫教材時,將語言結構與語言功能項目有機結合,優化教學效果。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實現教學過程交際化
1.巧妙構思,使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教師要依據對課程、教材、學生的了解,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教學步驟、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甚至于課堂用語,教師都要反復斟酌,力求讓每個環節都銜接地天衣無縫,讓人感覺整個一堂課渾然天成。
要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交際化,關鍵就在于教學設計是否到位。如果教學語言使用得當、教學案例選取恰切、教學環節安排合理,那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交際化就不費吹灰之力;如果課前沒有準備充分,到了課堂上才隨意發揮,那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交際化顯然就是困難重重。
2.選取真實語料,創設交際情境。我們選擇的語言材料最好直接節選自報刊、雜志或網站,再根據學生的水平稍加修改或者增加注釋,這樣才可以保證學生接觸到的是準確可信并且頗具現實色彩的漢語。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單單講一個生詞可能學生的感覺不會那么明顯,如果把這個詞放在一個句子里,那么這個詞的用法會更明了,如果把句子擴展為一個場景,那么學生理解起來就更容易了。學生會根據這個情景判斷出這個詞語的含義,知曉它的用法,教師解釋起來也就不費吹灰之力。所以在講解生詞和語法時,最好創設與之相關的情境,一則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二則也有益于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此外,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也可以把長度很長、較為復雜的問題分解為一個一個簡單短小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完一個再問另一個,這樣也可以使得問答更具交際性。
3.善于糾錯,絕不放任自流。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時犯錯是在所難免的,所以教師要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教師既不能對錯誤放任不管,也不能凡錯必究。有錯必糾會讓學生對漢語學習產生畏懼心理,放任自流也是極為不負責任的行為。教師要善于糾錯,不要因為糾錯使得交際中斷,教師可以把學生在交際活動中出現的錯誤記錄下來的,等到學生說完再予以糾正。對那些不嚴重影響語音質量和交際活動進行的錯誤可以分階段予以糾正,不需要在教學的初期就給學生一一指出。
(三)加強人際關系的研究,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人際關系在這里指師生關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1.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課堂教學的直接對象,是課堂教學內容的直接接受者,教師要愛護他們,信任他們,與他們平等相處。對待學生,教師要一視同仁,不能根據成績好壞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在與學生相處時,教師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當他們在生活與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予以幫助。
2.少講多練,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少講是對教師知識的講授而言的,一定量的理論知識的講授對成年人習得第二語言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講授過多,提供給學生操練的時間就少了。多練既是對教師說的又是對學生說的,對老師來說是讓老師給學生留出練的時間,為學生設計出多樣化的練習形式,對學生來說是讓學生有充分的練習時間。對外漢語的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多動腦多動口,教師講授的比例一定要少于學生的練習比例,要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系。
綜上所述,交際法是第二語言教學流派中的一個重要流派,它重視對學習者交際能力的培養,奉行急用先學、教學過程交際化的原則。雖然交際法帶給我們對外漢語教學帶來了很多有益的啟示,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它還存在著一些缺陷,我們要批判地吸收其合理的一面,從而更好地促進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社,2000.
[2] 蔣可心.對外漢語教學法研究[M].黑龍江:黑龍江大學出版社,1999.
[3] 蔣可心.談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教學原則[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2).
[4] 董曉紅.關于交際法的幾點思考[J].外語界.1994,(2).
[5] 吉照遠.交際法與對外漢語教學[J].語文學刊.2011,(12).
[6] 龍婷.交際法研究對中國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的啟示[J].外語教學.2008,(6).
[責任編輯:譚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