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月
摘要:目的:探討對行胃鏡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方法及對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胃鏡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隨機分成兩組,對3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觀察組30例患者實施優質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護理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在焦慮抑郁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的比較結果上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行胃鏡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療效顯著,且能顯著提升患者在治療期間的滿意程度,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胃鏡;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生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出血部位位于食管、胃,十二指腸,患者常因嘔血或出現黑糞前去就診,如不及時進行治療,患者出血量過多時,容易出現貧血、休克等不良后果,目前臨床上常通過胃鏡進行疾病的治療,因胃鏡易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引起患者心理緊張,影響疾病的治療,如在治療期間輔以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改善患者不良狀態的意義重大[1]。為了研究對行胃鏡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方法及對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響,本文特選取60例行胃鏡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進行研究分析,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胃鏡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患者,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區間22-52歲,平均(41.13±3.1)歲;對照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區間18-50歲,平均(40.02±3.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存在的差異不顯著(P>0.05),可進行對比。
1.2護理方法 在實施相同的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采取環境護理、飲食護理等措施,觀察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治療前護理 有科室醫生護士成立綜合治療小組,盡快確認患者病情,制定針對性的止血方案,進行前期的止血抗休克治療;為患者及患者家屬講解上消化道出血及胃鏡治療的相關知識,告知其在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使其做好心理準備;治療前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鼓勵其說出自己對于疾病及治療所擔心的問題,給出針對性強的解答[2]。
1.2.2治療后護理 告知患者治療是一個時間較長的過程,囑其在整個治療期間積極配合治療,以保證治療效果;治療結束后囑患者禁食水3-5d,恢復飲食后早期禁食半流質食物[3]。
1.3觀察項目和指標(1)焦慮抑郁評分標準:通過SAS焦慮評分表對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判斷(2)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根據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代表滿意,80-90分代表部分滿意,80分以下代表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在焦慮抑郁評分上的比較 在統一進行治療護理前,兩組患者的評分無顯著差別,P>0.05,無統計學意義,經過不同方法的護理,觀察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2.2 兩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上的比較 經過不同方法的護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對照組為76.67%,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2.
3.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病情變化快,如不早期進行有效治療,易引發大出血,導致患者死亡。胃鏡治療的止血效果好,治療結束后患者生存率高。但因為胃鏡需經口進入胃部,易引起機體應激反應,尤其通過咽喉時,會導致患者惡心嘔吐,這些不適癥狀降低了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導致止血效果較差,如在治療期間輔以科學有效的優質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這些不良癥狀,保證胃鏡止血治療的效果,縮短患者康復時間。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對行胃鏡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療效顯著,且能顯著提升患者在治療期間的滿意程度,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牛冬梅.消化性潰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J].醫學信息,2014,(8):235-235.
[2] 陳平.36例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舒適護理體會[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2,34(2):95-96.
[3] 任曉波,楊蓉,李磊等.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研究分析[J].醫藥前沿,2014,(3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