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摘要:目的:研究觀察心理護理干預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以期為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護理提供新的參考。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進行血液透析患者96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血液透析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與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分,采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對比評價。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DS、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態有顯著改善;觀察組患者SF-36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有明顯提高。結論:心理護理干預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血液透析過程中的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心理護理;血液透析;心理狀態;生活質量;應用效果
血液透析是臨床上腎病患者或者急慢性中毒患者治療主要方法,而血液透析往往需要多次長時間進行,會使患者產生不適癥狀[1]。有多數報道顯示,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負面情緒,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也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2]。有研究表明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緩解患者的抑郁、焦慮的不良心理狀態[3],現對我院的血液透析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進行血液透析患者9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年齡32~76歲,平均年齡56.43±12.24歲,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57例、高血壓腎病24例、急性腎小球腎炎15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觀察組合對照組,每組患者4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如下表1所示。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血液透析護理方式,對患者在透析過程中的尿量、生命體征指標進行實時監測,并保證患者的休息時間、指導患者科學合理飲食,進行合理用藥,預防透析過程中的感染發生。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有以下方面[4]:(1)護理過程中應注意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對患者進行心理教育,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讓患者看到生存的希望,對生活有信心,使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血液透析治療。(2)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的宣傳,如出現原因、發病機制等,并鼓勵病友間多交流、探討病情,讓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更加全面的認識,有利于疾病的治療恢復。(3)同時尋求社會支持,使患者的家庭、單位參與到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減少患者的后顧之憂,使患者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有利于消除抑郁、悲觀等負性情緒。
1.3 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與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分比較,評分越低說明患者的心理狀態越好,評分越高則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越嚴重。采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對比評價,患者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標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分析,技術資料采用病例數/百分率(n/%)表示,組間比較行卡方檢驗,以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SDS、SAS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DS、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態有顯著改善,如下表2所示。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SF-36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有明顯提高,如下表3所示。
3 討論
血液透析患者因長時間受到疾病疼痛的折磨,以及血液透析周期性反復操作的影響和治療費用的因素,往往會使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的負面情緒,進而引起患者在血液透析時的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并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還會間接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報道顯示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改善透析患者的心理狀態,并間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中通過對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相比患者的SDS、SAS評分顯著降低,提示心理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癥狀,改善患者心理狀態。觀察組患者SF-36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心理護理干預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這是因為心理護理干預主要是從多方面出發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消除患者心理負面情緒,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并且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狀態,有效減緩血液透析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提高血液透析過程中的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尹傳妍,何靜. 心理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影響[J]. 醫療裝備,2015,6(10):172-173.
[2] 吳方云. 個體化心理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2015,42(27):265-266.
[3] 范文霞,肖瓊,周克. 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質量影響的臨床觀察[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4):36-38.
[4] 王芳,張攀科. 心理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對患者舒適度的影響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4):206-208.
[5] 劉玉榮. 血液透析護理中個體化心理護理的實踐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4):261-262.
[6] 何艷妍. 家屬參與的心理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量及療效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115-117.
[7] 曾澤英. 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 中外醫療,2015,35(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