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要:目的:針對老年癡呆癥患者,討論藥物治療效果,為日后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與指導。 方法:將我院收治的老年癡呆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的入選研究年份,均表現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老年癡呆癥患者總計150例。在分組研究當中,運用抽簽的方法,按照隨機原則劃分研究組,包括觀察組與對照組。 結果:經過臨床治療,觀察組患者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 結論:老年癡呆癥患者經過藥物治療后,患者恢復明顯,自身的各項不良行為有所減少,在生活質量上明顯提高。建議在今后的臨床治療中,將藥物治療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癡呆癥;藥物;治療;效果
從臨床上分析,老年癡呆癥隸屬于一種神經退行性的疾病,如果沒有對患者開展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1】。藥物治療是比較可行的方法,不僅在安全性方面較高,同時不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文章針對老年癡呆癥的藥物治療效果展開討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收治的老年癡呆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的入選研究年份,均表現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老年癡呆癥患者總計150例。在分組研究當中,運用抽簽的方法,按照隨機原則劃分研究組,包括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男45例,女30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9.6±10.4歲。對照組:男40例,女35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8.6±9.4歲。兩組老年癡呆癥患者,其診斷標準均符合美國神經病學會制定的阿爾茨海默癥的診斷標準;患者在開展治療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老年癡呆癥患者在臨床治療中,選擇常規基礎治療干預,包括控制患者的血壓變化;控制患者的血糖變化;要求患者服用擴張冠狀動脈藥物治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治療【2】。觀察組老年癡呆癥患者,在常規基礎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鹽酸多奈哌齊治療。患者在最開始的用藥劑量上,每天服藥1次,每次用藥劑量為5mg,要求患者睡前復用【3】。后期的治療過程中,可以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和藥物效果,逐步的增加藥物劑量,具體表現為每天服藥1次,每次服藥10mg。兩組患者在臨床治療中,均開展持續3個月的治療。
1.3 統計學處理
在本次研究中,應用SPSS13.0 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在計量資料方面,通過均數±標準差來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應用t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經過臨床治療,觀察組患者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老年癡呆癥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其又被稱之為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發病部位,主要是集中在腦部當中。針對老年癡呆癥進行臨床分析后,認為其主要表現為患者的診治功能惡化、患者的記憶功能惡化等。同時,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將會出現明顯的減退現象,還會伴有很多的神經精神癥狀,或者是出現嚴重的行為障礙,這就直接導致患者的正常生活難以維持,給患者自身和家庭,都帶來了特別嚴重的傷害。
老年癡呆癥自身表現為隱匿性的特點,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很難達到根治的特點,多數情況下都是應用藥物來進行治療和控制。從近幾年的醫療工作來看,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的凸顯,導致老年患者數量表現為持續的增加,給老年癡呆癥的治療干預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在本次研究中,針對觀察組患者應用鹽酸多奈哌齊進行治療,取得的效果比較突出。從藥物本身來分析,鹽酸多奈哌齊隸屬于一種可逆性的乙酸膽堿醋酶抑制劑。該藥物的藥理作用表現為,能夠針對患者的乙酸膽堿的水解開展有效的抑制作用,由此來增強患者自身乙酸膽堿的生理作用,這樣就可以促進乙酸膽堿能夠更好的參與到神經傳遞突觸當中,進而將老年癡呆癥患者的臨床表現,做出一個較好的改善,可以幫助患者得到一個較好的康復效果。
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經過臨床治療,MMSE評分為19.2±4.5分,ADL評分為31.6±4.5分;對照組患者MMSE評分為16.3±4.3分,ADL評分為25.3分,兩組患者在臨床指標評分方面,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十分明顯,P<0.05,充分證明實施藥物治療后,可以幫助老年癡呆癥患者取得一個較好的療效。
對于老年癡呆癥患者而言,其自身并不會永久的表現為癡呆狀態,偶爾也會轉變成正常人的思想和行為,但是他們深深的知道自己的病癥和各項行為,所以在心理上遭受的創傷較為嚴重。在應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除了要按照醫囑用藥外,還必須對患者的各項行為及身體上的反應,做出一個有效的記錄。老年癡呆癥幾乎是永久性疾病,達不到根治的目的,只能是對患者長久的控制。而任何一種藥物在長久使用后,肯定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不良反應,尤其是控制腦神經的藥物,必須要對患者的心理活動積極的引導,要求患者家屬多多陪伴患者,促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取得較高的依從性,減少一些極端行為和錯誤的想法,為長久穩定治療提供較多的幫助。另一方面,老年癡呆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倘若自身的表現較好,在各個指標上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則應該考慮對患者減少用藥劑量,或者是更換一些更加優秀的藥物,盡量的將患者的腦傷害減少,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老年癡呆癥患者經過藥物治療后,患者恢復明顯,自身的各項不良行為有所減少,在生活質量上明顯提高。建議在今后的臨床治療中,將藥物治療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洪艷. 探討老年癡呆的發病機制及臨床采用中西醫結合藥物治療效果[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36):201+203.
[2]苗陽,王麗. 探討老年癡呆癥的發病機制及臨床采用中西醫結合藥物治療效果[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02):193-194.
[3]梁漢周,梁雁,黃波. 老年癡呆病的發病機制及臨床藥物治療分析[J]. 當代醫學,2013,(2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