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中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行業得到了全面的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傳統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和施工質量的控制模式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現在建筑工程的實際需求了。而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控制是當前建筑行業面臨的最大困難,它不僅關系到建筑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而且還關系到整個建筑行業是否能夠良好的發展。因此,本文對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途徑進行了分析與探討,以期促進我國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管理 施工質量控制 有效途徑
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質量控制是實現建筑企業發展目標的前提條件,并且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高低以及施工質量控制的效率性直接決定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從而給建筑行業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特別是要求改革傳統的管理模式和質量控制模式,從而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能夠與時俱進,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
1、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1.1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現在很多建筑企業在建筑工程管理體制中都采用分包的形式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模式不僅難以明確合同雙方之間的責任,而且還對施工環節造成混亂,從而影響了工程的施工進度。同時,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相關的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無視相關的操作流程和規章制度,流于形式,這樣很容易出現人為的失誤,不僅嚴重阻礙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質量。
1.2施工技術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施工技術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和更新。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范圍比較寬廣,因此對于施工質量和技術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從而使得施工技術由于自身的特定性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了施工難度的增加。從目前來看,傳統的施工模式在施工現場中還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在施工隊伍中農民工占有多數,專業素質有待提高,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質量。
1.3監督體制存在的問題
監督體制在建筑工程質量的提高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現在政府部門的監督職責缺失,監督體制不完善,導致了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權責不明的現象,從而使得監督力度不夠,這對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質量的控制產生了很大的不利影響。
2、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質量控制的因素分析
2.1人力因素
所謂的人力因素主要是指施工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以及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這些人力因素都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產生著重要的印象。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人力基礎,避免出現人為失誤,就需要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求施工人員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進行施工,從而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
2.2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包括有施工周圍的地質、水文、綠化、氣象、交通等,施工現場的環境因素同樣對建筑工程質量有著一定的影響,而且還直接決定著建筑工程施工的進度,想要加強對施工環境的控制,首先就需要根據建筑工程和季節變化的特點、性質,制定出相應的合理措施;其次,是對施工現場的施工環境進行不斷的改善,減量減少環境因素對施工的影響,從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質量。
2.3組織因素
組織因素主要是指施工手段。施工手段的是否科學合理直接決定著工程質量的控制是否有效。對于施工手段的提高和優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是根據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其次,針對于施工技術、施工設計、施工工藝、施工流程等進行仔細的探討和分析,確定建筑工程的實施性;最后,采用科學的施工手段對施工質量控制的手段進行提高,并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2.4物質因素
物質因素主要是指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需要提高對施工材料的監督力度。首先,需要選擇合理的采購人員,并要求采購人員能夠隨時關注材料市場的各種信息,并選擇信譽好的材料供應商,同時在采購的時候,嚴格檢查材料質量,防止購買到的材料質量低下;其次,施工材料的管理人員按照相關的管理制度對施工材料進行保存、發放,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點施工材料,避免施工材料出現缺失的情況。
3、探討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途徑
3.1做好各個施工環節中的協調工作
針對于目前施工過程中的分包現象,不同的項目分包給不同的建筑企業進行,因此需要把工程項目的每個施工環節進行有效的銜接,加強各個建筑企業之間的聯系,將它們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明確各部門之間的職責范圍,做好施工材料的供應和采購、施工環節的交叉、技術交流、施工人員與設計人員的溝通等方面的工作。同時還需要建立合理的項目管理結構,優化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強調組織的作用,弱化對個人技術的依賴,從而為施工質量提供重要的保障條件。
3.2建立完善的管理監督制度
想要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監督的制度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企業必須要提高管理監督的重視化程度,建立完善的管理監督制度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途徑之一。首先,建筑企業對工程質量的監理工作進行強化,對每個施工環節的安全性都要進行著重的強調;其次,是嚴格按照合同的規定和相關的規章制度對建筑工程施工進行監督,并做好工程質量的驗收工作。
3.3加強成本控制的力度
建筑企業想要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加強成本控制的力度。在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加強成本控制也是企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手段之一。因此建筑企業首先應該樹立科學的成本意識,將成本意識落實于每一個施工環節當中;其次,是對工程成本進行定期的合理分析,并且把其作為一種制度進行對待和執行。通過這種成本分析能夠使得建筑企業對資金的使用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將虧損始終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從而確保工程質量。
3.4確保施工質量
想要為施工質量提供一個重要的保障條件,必須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做好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并且在施工過程中嚴格要求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施工材料的質量;二是,按照相關的制度標準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嚴格的驗收。
3.5保障施工進度
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之前就應該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施工計劃方案,對每個施工環節的時間和進程進行有效的安排,同時對于其中可能會出現的施工問題進行防治,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在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的前提條件下縮短施工時間,從而節約施工成本。在施工計劃過程中應該加強與設計人員之間的交流,并且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人員、設備等應在施工之前便做好充分的準備。
4、結束語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質量控制是一個系統而又復雜的工程,并且具有動態性,因此建筑企業應該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途徑和策略,用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質量的控制效率,從而促進建筑行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磊.淺析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與管理重點[J].四川水泥,2014(12):207-207,214.
[2]董群波.堅持全面管理觀,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2).
[3]楊正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與管理[J].房地產導刊,2014(11):29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