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蓮
摘 要:網絡時代,以往教學模式已經不具備適用性,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數學教師應依據小學生的特點及實際學習要求,將微課應用到數學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及效率,為學生未來學習及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實踐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應用的必要性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且得到了學校和教師的一致認可。具體而言,依據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將某一教學環節或課堂內容,以微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便于小學生接受和理解。微視頻往往比較短,而且針對性很強,時間通常在5~8分鐘。將微視頻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效率極高,能夠保障數學課堂質量。
將微課資源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極為必要,其優勢明顯,而且適用性強。當前教育教學背景下,數學教師扮演的是課堂參與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以豐富的教學內容及方式,對各項教學資源進行充分應用,為小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當前,微課已經得到了相應的實踐和應用。因該種教學方法生動、形象,能夠使小學生自主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既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又能夠培養其思維能力。數學教學要依據實際課堂教學背景及要求,嘗試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加以應用,為學生提供良好數學學習空間。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微課實踐
1.以微課幫助學生進行前置性學習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課程,新知識學習和舊知識鞏固應同步進行。假使課堂教學內容過多,很容易使小學生喪失數學學習興趣。微課的特點是短小、集中、精辟,而且信息含量高,不僅能夠學習新知識,還能夠鞏固舊知識。例如,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經對比分析,由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公式推導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正方形面積公式及計算方法等進行鞏固。數學教師以微課形式提出問題,使學生回憶長方形面積公式。再以微視頻或PPT形式,向學生展示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在該過程中,幫助小學生復習舊知識,理解新知識,前置性學習效果極佳。
2.借助微課解答學生疑問
數學教師應依據實際課堂教學背景及要求,了解每節課的重難點,鼓勵小學生對核心教學內容進行探究,并以微課的形式,直觀地呈現出重難點知識,降低小學生數學學習難度,使其熟練掌握相關知識。例如,學習圓柱體和圓錐體的體積和表面積時,教師可以微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直觀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并將長、寬、高等標注清楚,使學生一目了然,幫助他們解答心中的疑惑,了解圖形計算規律及要點,降低課堂難度,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幫助他們主動思考和探究。
3.用微課輔助學生課后鞏固
網絡多媒體時代,計算機普及度很高。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以書本例題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將教學重點及難點制作成微視頻,供學生學習。微課的介入使小學數學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教學內容也日益豐富。微課資源使小學生數學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中,使其能夠在課余時間進行線上學習。當學生在習題練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能夠依托計算機平臺,重復觀看微視頻,直至理解相關課堂知識。將微課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其能夠對各類教學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協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兼備。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結合自身實際數學學習情況,明確在線學習計劃,使其更具針對性,數學學習資源豐富,學習環境極佳。
4.通過微課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知識點雖然比較簡單,但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從小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小學數學既要教授小學生基礎數學知識,又要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以免其在日常學習中,過于依賴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向學生呈現了直觀的教學信息,引導學生依據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并使其深入到各項操作中,幫助他們進行思維拓展。例如,學習計量單位時,小學生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點比較瑣碎,數學教師可以微視頻形式,將該章節內容呈現出來。微視頻中,要有直觀的人民幣、鐘表等,并配以精美的圖形,讓學生對1小時=60分鐘、1分鐘=60秒的概念及1元=10角等具備清晰的認識,快速掌握該章節內容。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授小學生更多的數學知識。
綜上所述,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極具適用性,課堂教學效果極佳,有助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數學教師應依據實際教學情況及小學生的學習要求,采用新型教學模式,以微視頻的形式,對重、難點知識進行匯總,幫助學生對該類知識點進行直觀性了解,降低課堂學習難度,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為小學生未來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實現其思維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楊偉娜.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與操作的結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5):104-105.
[2]竇嬌穎,吳晉析.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微課的制作與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11):93-9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