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現代課程改革的理論,提到兩個要點:一是學生主體性的強調,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二是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這兩點與現代互動教學模式的建立和構建密切相關。所謂互動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加強交流與溝通,以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利于自由和平等的課堂氣氛的建立。探討了互動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動教學;學習方式
一、互動教學的含義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形式、性質、程度上發生的各種相互影響并發生相互作用,我們稱之為“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互動是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互動,可以說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文本中或課文中提出問題的互動。換言之,語文教學是一系列交流、溝通、合作的學習方式。在這種模式下,主要亮點是讓全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這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進行解決和分析。“互動教學”的好處是多方面的。這種教學模式是以新課程理念為基礎的,有利于廣大學生提高學習能力,改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質量。
二、有效的互動關系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意義
1.對于語文知識,互動教學可以提高小學生對它的理解
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主體地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的授課理念應該是讓學生在教學中充分了解語文學習的思路,把握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和處理已獲得的知識,課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容易掌握的知識,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記住語文知識,達到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2.活躍課堂氣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互動教學
課堂是一個開放的環境,互動式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提高課堂氣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和輕松。在這樣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可以放松自己的緊張情緒,這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
三、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策略
1.對于教師來說要懂得傾聽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要求教師與廣大學生親近。善于傾聽,學生是老師聆聽的對象,聽聽學生如何討論、如何發言。教師要有耐心,在整個過程中,要把自己的尊嚴和領導的態度放下,在互動的過程中,以平等的態度引導學生更準確、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識。在互動學習的傾聽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傾向性,不能單聽一些比較優秀學生的建議和意見,而應該采用分數相對較差學生的思想。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必須學會傾聽,這是新教學方法成功的第一步。
2.把握好課堂上的每一個信息,及時調整互動的各項內容
雖然以前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離我們很遠,但并不能保證一些老師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學,只有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不會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事實上,大多數時候學生不經意會提出一些問題和創造性的想法,教師如果在課堂上能注意這些稍縱即逝的想法,放大并整理這些信息,這突然的想法往往是一個激烈的討論,可以得到學生的認同,并產生共鳴,所以你可以使課堂師生互動變得更加精彩。
3.為了更好地達到互動交流的效果,需要建立一個發展性和互動性的評價機制
有效互動的前提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只有依托教學內容才能明確教育的方式,從而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學才能使主體地位發揮得更為有效。而這種評價機制是指教師要主動地評價學生的反饋信息,注重發展與主動性的結合。首先,互動性評價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耐心。教師傾聽學生的各種思想,不僅能體現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性。然后,評價體系應該是多元化的,不僅要讓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最好雙方看到的評價內容,討論評價結果,讓教室里的每個學生都能接受,每個老師都能理解并完善教學內容,并愿意接受學生的評價結果。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小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構建自己認知的過程,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小學互動教學是構建小學生認知過程的關鍵,是值得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深入研究的。
參考文獻:
[1]吳燕.談小學語文互動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5(2):78.
[2]施玲玲.試談小學語文互動教學法[J].考試周刊,2007(45):38.
[3]張春波.淺談小學語文互動教學[J].讀與寫,2015(20):3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