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 要:思想品德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品德的優劣是評價一個人好壞的基本標準。針對稚嫩的小學生而言,他們不能明確辨別是非,對于道德沒有明確的觀念和底線。因此,小學生的品德教育顯得十分重要,對學生未來長大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有著深刻的影響。為此,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懈努力,希望探索出一條有效途徑來提高小學品德教學的成果。那么,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進行品德教育會更有價值?在這里,把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有機整合是一條可行之路。
關鍵詞:小學教育;品德;生活;有機整合
對小學生進行好的品德教育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其一生都會產生積極影響。“立德樹人”這個成語告訴我們,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一個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從而成就一番事業。若是思想品德不過關,一個人再怎么有能力,也難以成為棟梁之才。把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有機整合在一起,可以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高尚品德的洗禮,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也就使得小學品德教育收效卓著。
一、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有機整合的意義
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以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二十四個字深入人心,成為全中國人民共同的道德價值追求,但若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給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學生來聽,恐怕他們會難以理解。因為小學生缺乏獨立能力,只能在家長老師等成年人的陪護下才能生活成長,而且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過于單純,對事物的評判也缺乏理性。針對這些特點,需要成年人的引導,小學生才能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我們需要從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在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過程中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把品德教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整合,這樣才能使他們對品德教育內容充分理解吸收,從而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有機整合的方法
將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有機整合在一起,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盲目地進行,否則可能收效甚微。在這里,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我們可以從這些地方進行探索。
1.在家庭生活方面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孩子們有樣學樣,很多事情都是跟家長學的。談及家庭品德教育,“孝”當仁不讓地排在首位。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有孝心的人從古代開始就被人們稱贊敬仰,我國的傳統文化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孝文化組成的。但如今,小學品德教學中對于“孝心”的教育大多是在說一些套話、空話,或者是一些耳熟能詳的事例,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學生們的品德教育成果也不是太好。所以我們在對小學生進行品德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和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才能達到品德教育目的。例如,有些學生在家里備受父母寵溺,所以行為十分任性:家長要求他們寫完作業再玩耍,他們卻不理不睬;媽媽辛辛苦苦做飯之后,喊孩子吃飯,他們忙著手頭的事情,對父母的一遍遍呼喚不管不顧;碰見自己喜歡的東西要求父母必須買下來,要不然就大哭大鬧等等。老師要和家長形成家校聯合,把這些學生們在生活中經常做的點滴小事拿出來,讓他們自己意識到這種行為是不孝順的表現,并非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才算不孝,讓學生們把這些他們忽略的生活小事重視起來,逐漸改正,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品德。老師可以布置一些學生力所能及的“孝心作業”來促進學生的家庭品德教育,例如父母下班之后為他們捶背;睡覺之前為父母洗腳;將父母給的零花錢攢起來給父母買一些小禮物等等,既能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也能促進學生與家長的關系和諧。同時,父母要做好榜樣,對學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孝順有加,使學生耳濡目染,從而提高道德素質。
2.在校園生活方面
眾所周知,由于我國之前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現如今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從小受到寵愛,家長都在盡可能地順著他們,所以很多學生在家長的溺愛之下,都是人不大,脾氣不小。然而眾多學生聚集在一個班級,一個學校之內學習生活,難免會發生一點小摩擦,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教導學生在校園里對同學們要團結友愛。學生們之間團結友愛,可以使學生廣交朋友,有助于學生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從而在未來能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例如兩個學生因為一些很小的事發生了矛盾,老師不應該什么都不問直接批評學生,而是要充分了解事情經過,對雙方的錯誤加以指正,但是要把握好力度,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切勿引起學生的叛逆心理,最后使學生握手言和,并把他們一笑泯恩仇的大度在班級里進行表彰,把正能量傳遞給其他學生。與此同時,教師要設計一些需要學生們合作完成的任務或游戲,使學生們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而促進學生之間團結友愛。
3.在課堂生活方面
課堂是小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最佳場所。而學生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尊師重教。但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不應該只停留在口頭要求的層次上,否則很多學生根本不會放在心上,也達不到品德教育的目的。我們在教育學生尊師重教時,要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案例才能使學生印象深刻。比如老師在講課時發現有學生不認真聽講,老師要告訴他們自己所講的每一節課都是經過認真仔細的備課,并且自己站在講臺上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希望同學們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認真聽老師講課才是尊師重教。還有些學生在做作業時十分不認真,像完任務一樣草草了事,老師要告訴這些學生,他們的作業都是自己認真批閱的,并不會因為成績好壞而差別對待,所以每一個學生也要認真完成作業才是對老師的尊重。在這個問題上,老師也要做好表率作用,相互尊重是雙方面的,教師教育學生尊師重教,同時教師也要尊重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品德教育。
4.在課余生活方面
在學校里學生的課余生活雖然瑣碎,但是加起來每天仍然有不少的時間,利用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品德教學,日積月累下來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在學生的課余生活中,品德教學依然不能松懈。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們的課余生活,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來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例如帶領學生參觀學校餐廳的日常工作,讓學生們了解到自己每天所吃的餐飯需要經過餐廳工作人員的一道道程序才能做出來,并且餐具的清洗也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以此來教育學生節約糧食,遠比讓學生背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有效。老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們觀看“感動中國人物”系列紀錄片,里面很多道德模范也是與小學生一樣的年紀,但是道德素質卻令人敬仰,比如十二歲的小學生何鑰,2016年在她即將畢業時卻被診斷出患有腫瘤,久治無果,當這個花蕾般較弱的小女孩知道自己將要與世長辭,于是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把自己的器官捐獻出去!她說,這樣能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續。這番事跡,足以感天動地。讓學生們向這些同齡的道德模范學習,以此來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要做到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的有機整合,就要把品德教育完全滲入到學生們的生活中,讓他們在品德教育中學會如何生活,在生活中學會養成良好的品德。小學生正處于各方面成長的關鍵時期,道德素質更是如此,養成良好的品德對未來有很大的積極影響。因此,廣大的教師隊伍要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對學生進行品德教學,使學生在高尚品德的熏陶下,健康快樂地成長,將來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徐芳.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的整合方式解析[J].中華少年,2016(35).
[2]宋麗.小學品德教學與生活的整合之我見[J].華夏教師,2015(11).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