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繼芬
摘 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提到:“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可見新課標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水平;閱讀興趣
有效的閱讀可以培養一個人的表達能力,可以從閱讀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還可以提升作文水平,為寫作積累素材。但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低,很多時候一篇文章讀下來并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就更不用說從閱讀當中獲取知識了,該怎樣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呢?筆者認為,想要有針對性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首先要了解小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一、小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1.只讀不思考
很多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只是單純地做到了“讀”,卻沒有重視“思”,有的學生甚至在讀文章的時候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并沒有做到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一段話的意思。這種閱讀的方式并不能達到閱讀的效果。還有一部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只做到了“閱”,也就是在心里閱讀,這種閱讀的方式雖然快,但是也沒有做到閱與思的結合。
2.對閱讀不感興趣
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在完成課業以后更喜歡將多余的時間用來玩耍,很少有學生對閱讀真正感興趣。即便是強行把小學生按在書桌前讓他們閱讀,由于沒有興趣,仍然達不到閱讀的目標。
3.學生及家長不重視
有人曾經針對小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過一項調查。調查指出,雖然有大部分家長在支持小學生多閱讀,但是真正能做到支持的卻是在少數。學生的課外讀物少得可憐,沒有了閱讀的條件,學生更加不會主動去閱讀,還有的家長甚至會反對閱讀,認為閱讀是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的一件事情,因此更加打擊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二、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意義
1.可以陶冶情操
“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法國科學家笛卡爾說:“讀一本好的書,就是和許多品德高尚的人談話?!蔽覀円渤f:“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多讀一些好的書籍,從書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一本好的書籍可以傳播很多的正能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會不自覺地被書中的故事或文字所感染,從而提升自己的情操。學生可以通過優秀的課外讀物了解到古代花木蘭代父從軍,奮勇殺敵的故事,還可以了解近代抗日戰爭時期英勇抗戰的感人事跡、現代的焦裕祿以及雷鋒又是怎樣助人為樂的。通過這些有意義的故事可以凈化自己的心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講的正是多閱讀的好處。書讀得多了,可以被利用的素材自然也會增多。培養良好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的興趣,不僅可以鞏固學到的知識,還可以使語文綜合水平有進一步的提高。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敏捷性,使學生汲取更多的寫作技巧。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由于積累素材的少,寫的作文往往顯得蒼白空洞,多閱讀可以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運用到寫作中的時候就可以使一篇文章得到升華。
三、提高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措施
多閱讀的好處還有很多很多。既然閱讀有這么多的好處,那又該如何提升小學生閱讀的興趣呢?我們了解了小學生在閱讀的方面會普遍出現的問題,結合當地教育的一些實情,做了以下探索和總結。
1.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小學生多數都是活潑好動的,靜的時候少,動的時候多。一堂課45分鐘下來,很少會有學生從頭到尾安靜地下來上課。因此,為了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老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2.按照學生的興趣進行有選擇性的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也只有在感興趣的情況下才會自愿進行閱讀。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應該由老師按照學生的興趣推薦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因為一本書是學生感興趣的,這樣才會有讀下去的欲望,如果這本讀物學生并不感興趣,讓學生繼續讀下去的話只會適得其反。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推薦他們閱讀《小布頭奇遇記》《樹葉船》《365夜知識童話》等類似的讀物,這些書籍中充滿了奇思妙想,更加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胃口;對于一些中年級的學生,像《三毛流浪記》《雷鋒故事》《伊索寓言》就更加合適。而高年級的學生就可以嘗試著看一些中國的古典名著,如《聊齋》《三國演義》《西游記》之類的。學生的閱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有針對地進行,不管是什么樣的書籍,只要是正面書籍、引人向上的書籍,多讀總是有好處的,書讀得多了,閱讀的水平自然也就會上去。
總而言之,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手段還是多種多樣的,至于哪種方式適合學生,哪種方式更加方面快捷,就需要老師多探索努力了。
參考文獻:
[1]石央青.提高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措施探索[J].中華少年,2016(22).
[2]溫赟娟.培養小學中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途徑[J].知識窗(教師版),2015(9).
編輯 白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