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根明
摘 要:高中數學在高中教育中占比比較大,在高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新課改的逐步加強下,教師必須對高中數學教學展開更為深入的研究。數學的理性化決定了其教學的難度,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死板、沉悶,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在新課改的發展要求下,高中數學教學有顯著進步,但是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尚待解決。就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展開研究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改;教學方式
高中數學教學有利于塑造學生的理性情感價值觀,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在新課改下更應該加強對于高中數學的多位教學,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情感培養相統一,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保證學生的學習主導性。以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為目標,對高中數學教學展開多角度研究。
一、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固化
在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依舊采取過去的教學方式,教師注重灌輸的單向知識傳遞、板書忽視了臺下學生的接受度,經常花費過多時間在難題上而忽略了基礎知識點,無形間加大了學生的壓力,讓學生產生“數學很難”的感覺,易使學生形成“畏難”的心態。教師一個人講,學生呈現“空洞”狀態,課堂上下沒有互動。
2.忽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新課改重視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而現實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視這一點,因為過多的理論和公式分析導致對學生自我創造力的忽視,因此學生對題目的分析掌控能力不足,頻繁出現課堂聽懂、課后不會的狀況。學生沒有真正學習到數學方法,僅僅掌握了公式,做不到舉一反三,解決不了創新性問題。為了高考的上線率,很多教師采取“填鴨式教育方式”,讓學生瘋狂練習每一個題型,忽視了學生的創造力,導致學習負擔加重。
3.教材難度跨度大
新課改針對高中數學教材進行了修訂,其中部分教材內容排版合理性缺失,且初高中數學銜接不合理,教學的難度加大。高一數學的抽象性思維要求高,這就對高一學生提出挑戰,初中數學基礎不好的學生學習高一數學有一定的難度。而高一數學在高中整體數學學習中又占據較大比例,因此打好高一數學學習的基礎非常重要。
二、相關解決對策
1.多維教學方式
必須認識到固有的傳統教學思維的弊端,改變教學方式,由單向知識傳遞變為多維教學,根據學生個體狀況進行知識傳遞。大部分學生的自主性不強,所以教師可選擇“主講”狀態,同時保證有充足的時間給部分更熱衷于自行獨立思索的學生,教師的教學狀態要能夠能動調控,總結課程重點,將解題思路清晰地告訴學生,幫助其掌握實際運用方法。
2.豐富教學資源
教師可以利用多個教學文本,將資源集中化,提煉出關鍵信息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高中數學多是數學原理的掌控,學生多會認為乏味,因此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非常重要。可以構設數學場景,將數學知識點放進現實生活中;科學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播放一些數學趣味知識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抑或利用現在的“慕課”,播放一些世界知名數學教授的講座,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廣度。課程結束后將每節課程重點發放到學生的班級郵箱中,供有需要的學生課后查詢。
3.初高中數學有效銜接
針對高中數學教學必須嚴格進行教材編訂,幫助剛剛步入高中的學生接受高中的數理知識。教師要在課堂適當補充初中知識點,將斷點聯系起來。由于高中正是青少年的個性轉型塑造期,教師要幫助學生由過去的知識記憶型學習方式變為自主思考探索型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去理解知識點。
4.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時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創造,培養學生的多角度解題思路,不要固化思維。創新能力對于高中學生而言非常重要,數學學習要求有一定的思維能動性,富有創造性的思維會讓學生學習更為簡易。可以通過多個知識點的運用解決某一個問題,即“一題多解”。教師不要過于依賴書本上的解題方式進行講解,可以進行一題多解。
數學學科一直以來就是高中學習的難點,其辯證性、科學性思維要求高,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給學生減負而不是增負,教師不能為了“高考”而進行“填鴨式”教育。新課改下,教師要更好地發揮能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將單向思維傳遞變為多向思維傳遞,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互動,幫助他們主動學習數理知識而不是被動接受數理知識。數學老師可以多多利用網絡課堂和其他輔助性文本教學工具,改變數學教學的死板狀態。
參考文獻:
[1]朱巧.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師角色的轉換對教學影響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2]高燕.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