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彬
摘 要:高中數學是高中生重點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在高考中占的比重較大。因此,高中數學在高中教育中受到廣泛關注。通過對現階段高中數學課上教學調查研究,發現存在諸多問題,影響高中數學的有效性教學,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對現階段高中數學的有效性運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有效性;教學;問題;策略
高中數學作為基礎學科,不僅在高考中占得比分較重,而且在其他學科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高中數學有利于高中生創造能力和縝密邏輯能力的形成。自從高中施行新課標以來,高中數學教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高中數學作為我國高中基礎教育學科,不僅要沿襲其優良傳統,重視基礎打造,還要重視其存在的問題。高中教育部門應結合新課標,做出調整性教學,從而實現高中數學的有效性教學。
一、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1.高中數學的現狀分析
由于高中數學是高考中主要的考試科目之一,而國家選取人才的機制仍然是高考,因此高中教育仍以分數作為學生成績評定的主要準則,造成了高中教育普遍以老師傳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老師由于教學任務重,極少敢大膽施教,而學生由于作業繁重,很少有機會能夠提出自己的思路,造成思維懶惰,課堂活躍性缺失。
2.高中數學存在的問題
(1)學習習慣落后,注重應試。現行的高考制度造成了以高考分數衡量學生的標準,教師和學生圍著分數轉,高中教師圍繞大綱知識點教學,學生缺少探索實踐、獨立思考的能力。雖然知識點得到了掌握,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未得到提高。
(2)高中教學因材施教成為空談。高中生對高中數學的理解和學習能力不同,但由于教學資源緊張、教學任務重等因素,高中教師很難針對每一個學生做出不同的學習任務,理解能力高和理解能力低的一起教學,造成高能力者鍛煉力度不夠,低能力者學習吃力。
(3)教學方式單一,信息化程度低。許多老師教學思想落后,對于政府投入的大量教學設施缺少有效利用,高中數學本身就枯燥乏味,信息化的低投入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學生課堂參與性低,缺少學術質疑。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主要以教師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為主,缺少學生自主思想,不利于學生的素質提高和創造性思維的提高。
二、提升高中數學有效性的對策
1.推陳出新,大膽嘗試,培養高中數學學習新習慣
開設課堂模擬教學,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還能使乏味的高中數學生動易接受;推行小組學習制度,加強課堂討論,調動課堂氣氛,全員參與,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活躍性低的同學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課堂模擬和小組討論,促進了良好的高中數學學習習慣的形成。例如,在學習概率時,討論如何用高中數學證明“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的哲理性,假設“X臭皮匠”能獨自想出計策的概率為P(X);“Y臭皮匠”能獨自想出計策的概率為P(Y);“Z臭皮匠”能獨自想出計策的概率為P(Z),因此想要想出好的計策,只許X、Y、Z三人中有一人想出對策就可以。那么怎樣求解至少一人得出對策的概率呢?三者均不能解決問題的概率為[1-P(X)][1-P(Y)][1-P(Z)]。用1減去都想不出對策的概率,就得到3者中至少有一人想出對策的概率,因此如果3人想出對策的可能性都為50%,則三者共同想出對策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看來才智過人的諸葛亮也只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了。
2.注重個性,因材施教,建立以人為本的學習對策
高中數學作為重點學科,學習難度較高。不同的學生由于其思維邏輯能力有異,對數學思維把握不同,造成了成績分段高低不同的現狀。推行新課標的高中教學,堅持以人為本,教育面對全體各分段學生,因此必須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制定出適應每一個分段學生的教學計劃,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能取得適應自身的進步。高中數學老師應該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內容,制訂不同的學習計劃。例如,三角函數是高中數學的一個難點,在高考數學中比分比重較大。許多學生未能理解其真意,學習困難程度較高。因此老師在制訂學習計劃過程中應兼顧各分段學生,使之適應各分段自身難度,有效地提高其對三角函數的學習心得。對于高分段的學生,加強其對三角函數應用方面的指導并開拓其對函數的認知思路,練習題可以適當接觸些歷年高考真題;對于低分段的學生,加強理論及定義理解等基礎知識的學習,練習題以課本課后題為主,注重夯實基礎。
3.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型教學,提倡信息化新型教學方式
施行新課改以來,高中數學信息化教學得到迅速發展,教學成果顯著,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提高。新穎的學習方式,提升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致。比如在立體幾何的學習過程中,通過視頻動畫演示,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了幾何的結構,便于立體思維的形成,與傳統的板書畫圖教學比較,信息化教學便于學生觀察認知。
4.加強課堂互動,師生交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升其思維邏輯能力
課堂教學作為高中數學主要的教學方式,學生是其主要服務對象。學生不應該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傳道授業,還應該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由課堂附屬回歸主體地位。當遇到與老師意見相左的問題時要敢于質疑老師的權威,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而且能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養成。例如,長方形的面積為28cm2,長方形的邊長為a。對角線為b,周長為c。問題:由題意你能得出a、b、c的哪些函數?(要求各小組討論得出函數式后再進行班級討論)問題提出后,大家的積極性特別高,每個小組都至少得出4個函數。
最后將這些小組討論結果在課堂上分享并讓每個小組對于自己提出的函數式講解推演過程,使得每個同學都得到了參與,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總之,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不再是傳統意義的老師傳播學生聽記做題的模式,而是課堂主動權回歸學生的新思路。高中數學的學習重心應該放在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思維的養成,加強高中數學在實踐中的應用,從而真正落實高中數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葉壯元.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2015(3).
[2]陳愛霞.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赤子(中旬),2014(1).
[3]周發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語數外學習,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