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簡要剖析了研究性教學含義與基本特征,審視研究性教學存在問題,提出優化策略:優化化學教師知能結構,提升研究性教學的能動性;設計導向明確的研究性問題,提升教學目的性;鼓勵學生多元研究取向,提升研究性教學豐富性;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強化研究性教學體驗性等。
關鍵詞:研究性教學;初中化學;基本特征
初中化學傳統教學往往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大大制約了學生化學學習創造力發展,也制約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進一步優化與提升。研究性教學應用于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將有助于學生化學綜合素質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實現初中化學課堂的減負增效。
一、研究性教學含義與基本特征
1.研究性教學含義
研究性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運用學習積累、調動既有的學習儲備,在學習過程中生發問題,通過研究性學習,或獨立思考,或與其他同學交流互動,以解決問題、獲取新知識的教學過程。研究性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它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化學教學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2.研究性教學特征
(1)導向性。研究性教學研究什么?這是實施研究性教學首先要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這就使得研究性教學具有了導向性特征,學生圍繞具有導向性的問題展開研究,以洞悉事物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幫助學生建立起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通過研究性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新知識。
(2)自主性。化學研究性教學具有自主性特征,它以學生為研究學習主體,依靠學生既有的化學知識儲備,強化學生化學學習體驗,以學生的自主研究性學習活動為主要學習方式,強調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自主構建知識。
(3)實踐性。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離不開實驗,可以說實驗是化學學習的基礎,這就決定了化學研究性教學具有顯著的實踐性特征,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學習,更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培養學生的化學實踐能力。
二、研究性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審視
1.教師綜合素質相對滯后
初中化學研究性教學的直接實施者是教師,需要教師不僅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然而初中化學教師綜合素質與研究性教學對教師的素質需求相比,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影響了研究性教學的有效實施,也難以保證化學研究性教學效率,迫切需要教師優化知識與能力結構,以適應研究性教學需要。
2.研究教學導向亟待明確
化學研究性教學的一個重要載體是研究性問題,研究性問題是教師實施研究性教學、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重要方式。但是受教師綜合素質制約,初中化學研究性教學的導向性亟待明確,需要教師進一步明確研究性教學的目的是什么,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要達到怎樣的結果,研究性教學的程序如何設計等。
3.研究教學維度相對狹隘
發散思維是自然科學必備思維,化學學科作為一門自然學科,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然而初中化學研究性教學維度相對狹隘,教師思想不夠解放,往往局限于一種思維,一種答案,化學研究性教學中不注重多元思維訓練,導致學生化學學習思維缺乏靈活性與創造力,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創造能力不強。
4.學生學習主體不夠突出
初中化學研究性教學是服務于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因此研究性教學應該緊緊圍繞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展開設計。目前初中化學研究性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學生往往圍繞教師提出的研究性問題展開學習活動,缺乏自主意識,容易成為教師支配下的學習“傀儡”,因此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缺乏主動性。
5.實踐研究活動相對薄弱
實踐出真知,化學研究性教學離不開實踐作為支撐。初中化學受中考指揮棒制約,往往重視知識型研究教學,實踐研究活動設計相對薄弱。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缺乏實踐學習體驗,導致研究性學習缺乏深度,不能有效提升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研究性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優化策略
1.優化教師知能結構,提升研究性教學能動性
(1)基于研究性教學優化知能結構。初中化學教師要基于研究性教學需求,不斷優化知識與技能結構。研究性教學是一種教學創新,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根據研究性教學特點,將研究性教學與初中化學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加強研究性教學實踐探索,不斷提升研究性教學技能,提升研究性教學的有效性。
(2)提升研究性教學的主觀能動性。初中化學研究性教學需要教師具有教學探索精神,積極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在研究性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及時發現初中化學研究性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地采取相關措施,提升研究性教學技能,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2.設計導向明確問題,提升研究性教學目的性
(1)發揮問題載體作用。初中化學研究性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揮問題載體作用,將研究性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有機滲透在問題中,使學生通過問題研究,促進化學知識內化,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達成研究性教學目標。
(2)問題設計貼近生活。初中化學教學中問題導向性作用的實現,需要教師優化問題設計,使問題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出生活化問題。生活化問題由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能夠幫助學生調動生活積累,激發學生研究性學習興趣。此外,問題由于貼近生活,將有助于激發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搭建起化學與生活之間的橋梁。
3.鼓勵多元研究取向,提升研究性教學豐富性
(1)鼓勵學生多元思維。初中化學研究性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元化研究取向,以提升研究性教學的豐富性。由于化學知識自身具有豐富性,加上學情的豐富性與學生思考問題角度不同,就容易造成思維的多樣性與豐富性,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提升學生的化學思維活性。
(2)鼓勵學生發散思維。發散思維也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必備思維,在研究性教學中,化學教師要鼓勵學生養成發散性思維的習慣,不拘泥于一種答案、一個結果、一種現象,能夠由此及彼,從一個答案向其他思維輻射,能夠從既有的舊知識建立起發散思維,向新知識不斷擴展,建立起新舊知識、跨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
4.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強化研究性教學體驗性
(1)研究性教學緊扣研究性學習。素質教育突出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需要初中化學教師在研究性教學中,處理好研究性教學與研究性學習之間的關系,使研究性教學設計緊扣研究性學習活動,凸顯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2)強化學生研究性學習體驗。實踐證明,學生經過實踐獲得的知識是最深刻的,也是最鮮活的。初中化學研究性教學要重視強化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體驗,為學生搭建研究性學習平臺,創造研究性學習機會,積極開展研究性實踐學習活動,提升研究性教學的應用性價值。
總之,研究性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必然趨勢。初中化學教師要進一步增強教學研究意識,不斷進行研究性教學實踐探索與教學反思,及時發現研究性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地采取優化措施,充分發揮研究性教學優勢,將初中化學教學不斷推向深入。
參考文獻:
[1]李彩霞.關于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赤子旬刊,2014.
[2]龐在鳳.試論運用研究性學習理念改進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J].科學導報,2016.
作者簡介:楊國其,出生于1977年7月,江蘇吳江人,本科,化學專業,中學一級,從事初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