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娟
摘 要:作文是語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學生高考語文成績,首先得在語文作文上下功夫。議論文是作文中一種重要題材,也是高考作文訓練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題材。思辨是提高議論文質量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所以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高考;議論文;訓練
思辨是一種思維方式,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思辨即思考、分辨。在高考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強化思辨作文的訓練,不僅可以鼓勵學生在創作過程中,能進行創意表達和個性表達,發揮自己的寫作特色,還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更多的靈感和寫作空間,有效提高議論文的質量,為高考成績加分。
一、議論文寫作現狀
當前的高考作文題目基本都不會限制文體,關注的是學生真情實感地表達。于是,一些作文較差的學生就忽視了議論文的練習,很多高中語文老師也因為高考作文題材不限而忽視了對學生議論文的訓練,任由學生發揮,缺乏對學生系統的作文強化訓練。想要寫好議論文,學生必須有一定的閱讀量,并且積累一定數量的素材。但是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有限,想要提升閱讀量,存在較大的困難,加上高考沒有強制性規定要寫議論文,所以很多學生放棄議論文的寫作練習。學生在寫議論文的過程中,能潛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思辨水平,教師需要利用議論文加強培養。如果學生沒有思辨能力,那么不論是在語文學習,還是在其他科目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障礙。如果沒有具備一定的語文思維,那么就難以與人交流,也難以分析生活問題。
二、強化高考議論文思辨作文訓練的方法
1.在作文的審題立意上進行思辨
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審題立意,如果審題不慎,立意偏頗,作文內容寫得再好,獲取的分數也不會太高。因此,語文老師首先指導學生在審題的時候,應用思辨的思維方式,通過層層剖析,明白作文題目所傳達的正確思想。語文老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強化學生在議論文立意方面的思辨能力:(1)變平面為立體。議論文講求論證說理,因此學生在審題的時候,不能僅僅從題目的表面進行審核,應當變平面為立體,從多個領域、多個側面進行審核。例如,有一道作文題目給出的材料大致意思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一個老奶奶摔倒了,女孩不僅將老奶奶送去了醫院,還從父母那拿醫藥費給老奶奶墊上,但是沒想到老奶奶的家人卻認為女孩是肇事人,雖然法院最后將原告的訴訟駁回,但是這件事給女孩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女孩既感到害怕,又覺得委屈。拿到這樣的材料,學生不應當從表面上就下結論,認為作文題目傳達的思想就是“邪不勝正”,學生應當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第一,從心理角度分析,女孩的害怕和委屈心理其實是一種很不成熟的心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消失。第二,從倫理的角度分析,孔子教育我們要“仁義”,不僅愛自己的親人,還要愛陌生人,從這個角度對女孩的行為進行表揚,雖然后面發生一些小插曲,但是女孩的行為還是值得稱頌的。第三,從社會角度分析,社會就是一群陌生人在同樣的空間里生活著,這個空間里有好人也有壞人,學生必須要學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情。(2)變絕對為辯證。無論是“善與惡”還是“對與錯”,都不是絕對的,女孩在思考之中要一分為二,利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如上面提到的作文材料中,老奶奶的家人就一定是壞人嗎?事實上不一定,女孩沒有證據證明不是自己撞得老奶奶,而老奶奶家人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自然就維護自己的利益,因此,對于他們的行為,我們也不能下定論,認為他們就是壞人。
2.寫作過程中要進行思辨
明確文章的立意之后,接下來就要動手寫,寫文章的過程同樣也要進行思辨,老師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進行思辨:(1)文章中引用的論據要有理有據,能揭示本質,讓讀者信服。很多事物并不能僅僅憑眼睛看,更要用心感受,引論文中經常要引用大量的論據,學生不能引用一些表面上事例,例如,有一篇關于“雙贏”的議論文,引用的是博弈游戲,不是甲方過橋就是乙方過橋,看似達到了“雙贏”,如果進行深入的研究就會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什么“雙贏”,而是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不顧原則不顧立場,如果學生在作文中引用了這樣的例子,就會讓文章的質量大打折扣。(2)文章中要表現思想和長遠的眼光。思辨講究的是思考和分辨,因此學生在文章中要將自己長遠的眼光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預見表現出來,預見的強度越大,思辨所給人帶來的啟發性也就越大。
突出思辨性能給高考議論文加分,語文老師在學生的寫作訓練中,應當積極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讓學生寫出的文章見解獨到,新穎而且深刻,這樣不僅能給閱卷老師留下好印象,也有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紹振.議論文寫作:尋找黑天鵝[J].語文建設,2011(9):8-10.
[2]張銀曉.材料作文的三種寫作思路[J].考試(高考語文版),2011(Z5):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