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
摘 要 體育專業學生不同于非體育專業的學生, 這些學生除了每天必須進行一定時間的訓練外,還要學習相應專業的文化課。,所以他們的營養素的攝入就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供應運動的需要外還要滿足生長發育和學習的供給。本文分析了體育專業學生膳食不科學的原因 ,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訓練 膳食 均衡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9-040-01
一、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的特殊性
體育專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身體發育及新陳代謝都很旺盛,是一生中營養需求最多的時候。體育專業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刺激。這些學生的文化底子較差,除訓練外,還要承擔相應專業的文化課學習。因此,他們的心理壓力相對較大,神經的緊張程度超過一般的大學生。這樣,他們對膳食的營養就有著特殊的要求,來緩解心理壓力,以提高訓練效果及消除疲勞,同時也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因此,合理均衡的膳食,充足的營養,不僅對他們的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對提高運動成績,發揮運動潛能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對他們心理和學習效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體育專業學生的主食量和主食花樣調查結果見表1。
(二)體育專業學生三餐及飲食習慣調查
在早餐調查中發現,認為早餐可有可無的占16.00%,有18.20%學生以不吃早餐來減肥。有54.32%的學生沒有喝豆漿的習慣,63.28%的人沒有喝牛奶的習慣,這使學生鈣攝入量不足。調查還發現,三餐中,用餐最多的是晚餐,最少的是早餐,不重視早餐,認為早餐可有可無的現象非常明顯。體育專業學生中有挑食、偏食、按自己嗜好飲食的占69.2%。雖然吸煙是體育專業學生明確禁止的,但還有13.3%的同學有吸煙的不良嗜好。由此可見,體育專業學生在飲食上還沒有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挑食、偏食和按自己的嗜好決定自己的飲食現象特別明顯。認為飲食完全是一種個人的自主行為,因此他們需要足夠的科學知識做指導。
(三)體育專業學生的營養攝入量
一般認為,能量的攝入量為供給量標準的90%以上為正常,低于80%即為攝入不足,其他營養素未達到標準的80%為攝入不足,未達到標準的60%為嚴重不足。營養素暫時性攝入不足可以在今后的膳食中平衡攝入,但若是長期攝入不足,則會引起各種營養素缺乏癥,如影響智力、身體各組織器官的發育,甚至會導致各種疾病。
調查發現,全部營養素中每日各項的平均攝入量都低于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標準。男生谷類和油脂攝入量達到推薦攝入量90%以上,蔬菜類攝入量達到推薦攝入量的86%,畜禽肉類和蛋類攝入量都達到推薦攝入量70%;而水果類、魚蝦類、豆類和奶及奶制品攝入量不足推薦攝入量的50%。女生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和奶及奶制品攝入量達到推薦攝入量的85%以上,谷類攝入量達到推薦攝入量的70%,畜禽肉類、魚蝦類、蛋類、豆類攝入量不足推薦量的63%。
(四)能量來源分布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是人體的能量來源,這三種供給能量的營養素在代謝中可以相互轉化,但彼此不能完全替代,因為它們在人體內還各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但若長期攝取單一的營養素會造成營養不平衡,影響健康。在膳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供能營養素中,以蛋白質供能會增加肝、腎負擔,攝入過量脂肪會因氧化不全產生過量的酮體【6】。因此,膳食的能量來源應主要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其所占的比例應大于其他兩種營養素。
(五)學生營養狀況
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提出的判斷超重和肥胖程度的中國成人界限值為:BMI<18.5為營養不良(體重過低),18.5-23.9為體重正常,24.0-27.9為超重,BMI≥28.0為肥胖。
三、建議
(一)提高體育專業學生,教師和領導的營養知識水平,平時要加強營養知識宣教,引導學生走出多吃糧食會發胖等誤區。
(二)給體育專業學生應配備專職的營養師,并為其配制價格低廉、營養平衡的食譜。
(三)定期監測體育專業學生的營養狀況,及時發現問題。
(四)早餐西化,中西結合,使體育專業學生的早餐有較高的發熱量、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且體積重量不要太大,以滿足體育專業學生學習和訓練的營養需要。
(五)正確選擇食物、合理烹調加工。
參考文獻:
[1] 王碩食.膳食營養研究[M].中國地圖出版社(第二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