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怢
[摘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形式,指出了學生對于商務英語函電課程的真實需求,然后,以所在學校為例,介紹了該課程的項目化改革方案,解決了目前該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困惑,為未來的課程改革提供了具體方向。
[關鍵詞]需求分析;課程改革;項目化;商務英語函電
商務英語函電課程是商務英語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求學生具有堅實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是學生熟練掌握貿易流程等專業知識的具體體現。在國際貿易的發展上來看,商務英語函電,是以函電的形式,記錄貿易發展的細節,從前期的商務溝通,到貿易結算、支付手段、保險業務等,可以說是基本上覆蓋了國際貿易流程的各個方面。因此,該課程的設置對學生整體技能的發展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商務英語函電課程設置的困惑
雖然近年來,對商務英語函電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展開,各種討論層出不窮,然而,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仍有些困惑值得我們的深入思考,比如:
困惑一:學生對于“商務英語函電寫作”這門課程是否感興趣,對于寫作這種十分重要但卻傳統的語言技能是否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是否愿意主動地參加到課程中來?
困惑二:商務知識的講解和函電寫作練習的比例關系究竟是多少?商務英語專業以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為主要目標,所設置的課程是應該以語言技能為主導,輔以專業知識,還是以專業知識為主導,語言技能為輔?學生的真實要求是否與現行的課程設置相互一致?
困惑三:如何擺脫傳統的說教方式,設置更合理、更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興趣,更多的投入函電寫作的學習中來?
困惑四:市面上關于商務函電的書籍不勝枚舉,如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閱讀大量的課外知識,擴大本課程相關的外延知識?如何去培養學生發自內心的求學欲望,獲得學習動力,從而靈活運用本課程的相關知識?
前兩個困惑是圍繞在商務英語函電課程的設置上的,而后兩個困惑是集中在課程的教學方法上的。
二、商務英語函電課程的需求分析:
為了真正了解學生的所需與市場的要求是否相符,課堂教學是否真正提供了學生所需要的知識和有待提高的技能,進行學生真實的需求分析是勢在必行的。需求分析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人文主義心理學中馬斯洛的情感需求理論,隨后廣泛的使用在外語教學領域中,是專門用途英語(ESP)課程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也只有通過對學生、社會的真實需求進行系統、科學的分析,才能使課程設置的有意義,有針對性,有價值,對學生來講有收獲。
本文采取Dudley—Evans和St John設置的需求分析模式為藍本,設置了調查問卷,發放給了英語專業商務英語方向大學三年級的30名學生。該問卷旨在研究:學生對于“商務英語函電”課程上的商務內容與語言技能的真正需求;學生對于的本門課程授課方式,是否滿意。
本調查問卷針對學生如何學習“商務英語函電”課程,設置了四個方面的問題,分別為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授課方法、課程設置。30名學生結合自身特點進行了回答,結果顯示如下:
(一)在學習動機的調查中,3%的學生是單純出于要提高英語能力學習本課程,20%的學生是為了獲取畢業文憑,23%的學生是對國際商務流程感興趣,而53%的學生是出于就業的需要選擇此課程。ESP的教育,就是應該以專門用途為目的,一就業為導向的。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希望以后能進入國際貿易公司,獲得較高的薪水,發揮人生的價值,所以在本課程的設置上必須考慮是否滿足學生就業的要求。其余近一半的學生,學習動機也很明確,或是為順利畢業,或是為積累相關知識。以上數字充分說明,在課程開始之前學生對于“商務英語函電”課程具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充分的學習意愿,該課程應該能夠受到學生的重視。
(二)在學習興趣的調查中發現,認為本課程內容有趣、一般和無聊的學生比例分別為70%、27%和3%。但是,認為教師講授課程有趣、一般和無聊的學生比例明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分別為40%、37%和23%。這說明學生最開始對本課程興趣盎然,幾乎所有學生都認為國際貿易的流程、環節是非常有趣的內容,對課程的學習有著積極的態度,強烈的好奇心,和較高的熱情,也非常重視商務信函寫作的重要性。然而,經過實際的授課學習之后,認為課程講解有意思的人數驟降到40%,甚至,四分之一的學生認為課程講解枯燥,無聊。這種真實的學生反饋說明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教學內容、授課形式以及課程的設置上一定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使學生興趣淡化,熱情下降。在后續的調查中,應該給予高度重視,更多的傾聽學生心聲,重新調整課程設置,才能保持學生的興趣,讓課堂教學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授課方法的調查中,主要涵蓋了了學生對“聽講”、“小組討論”、“游戲”和“自主學習”這四種授課形式的接受程度。42%的學生認為傳統的教師講課方式比較適合針對商務專業術語、外貿流程的講解,有助于對于信函寫作的規范性訓練;36%的學生則認為小組討論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可以避免只跟著老師的腳步、無需多想的消極態度,同時可以有效激發同學之間的討論,擴大思路,擴寬想法;18%的學生認為輕松簡單的游戲互動方式更能讓他們參與到課堂內容中來,寓教于樂于一體,有利于學生潛能的發揮,激發創造性;而4%的學生覺得自主學習的形式可以最大程度發揮個人價值,有針對性的彌補個人的不足。
(四)在課程設置上,筆者主要調查了學生對于授課內容和授課形式上展開了調查。其中,針對授課內容,62%的學生認為外貿流程實際操作的講解遠比函電寫法更為重要。很多學生將本課程看作是商務貿易流程的綜合體現,借此課程了解更多的貿易知識,而函電的寫法可以在日后工作中慢慢體會。借助本課程,很多學生希望能夠了解商務交往的禮儀、明確貿易流程的環節、理解貿易支付和結算方式、掌握運輸和保險條款以及理賠手續。同時,規范商務信函寫作套路,熟練掌握貿易合同、信用證的寫作技巧。同時,68%的學生認為商務口語的表達與信函寫作同等重要,沒有開設商務口語課程是巨大的遺憾。
三、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學生在需求問卷調查中的真實、具體的反饋,使我們能夠真正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解答了筆者在本文開篇提出的一些問題。
首先,針對“商務英語函電”課程,學生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充足的學習意愿、巨大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學生非常重視寫作技能的掌握,確實需要從專業的角度上規范商務信函寫作的表達,同時也需要熟練掌握正規的合同文本的寫作和信用證術語的理解,甚至可以進行雙語切換,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
其次,學生們也非??粗厣虅罩R的積累,并希望本課程能夠有助于他們掌握商務溝通的技巧、明確貿易流程的環節、理解貿易支付和結算方式、掌握運輸和保險條款以及理賠手續。換句話說,語言技能的掌握和商務知識的講解應該同等重要,并駕齊驅。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授課教師只一味強調信函寫作的內容,而忽視對于商務知識的傳遞,必定會使學生興趣減少,使得授課內容枯燥乏味。沒有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也不會好好配合教師進行授課。
再次,傳統的授課方式過于說教化,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在信息化社會高度發展的當下,要積極改變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才能符合學生的心理,利于知識的傳遞。授課的內容也要更新,緊貼時代的背景、符合地區的發展特色,讓學生感到學以致用,感到活在當下,學在當下。
最后,要變革課程設置形式,授課方式,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學習。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
四、商務英語函電課程的項目化
在新一輪教學中,筆者所在學院針對商務英語函電寫作課程做出了一次教學改革,將將項目化的模式引入到本課程中,作為最后兩周的課程復習和實操演練,希望即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又能高效地完成授課內容,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發揮每個人的潛力,同時還能促動學生自主學習。
筆者所在城市以北方農副產品聞名全國,面對這種經濟區域特點,函電課程上,筆者適當增加一些這個行業信息知識,使課堂與本地區的經濟文化、就業趨勢相融合。
首先,全班30人平均分成3個小組,各組建一個虛擬公司,并按照真實企業結構,設置各個部門。學生需要自行確定各部門的負責人、設置公司業務范疇、設計產品類型、估算產品價格、確保利潤空間。公司需體現地區經濟特色,以便收集真實資料,有助學以致用。
隨后,要求每個公司在兩周的課堂教學中,策劃并完成3筆交易,每筆交易中都需體現本課程講授的6個重點內容:尋找客戶、洽談價格、簽訂合同、支付貨款以及運輸保險。交易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溝通均需按照正規貿易流程書寫信函、簽訂貿易合同、繕寫匯票和信用證、擬定運輸和保險條款,留檔備查。每組各部門的負責人均需履行自己的相關責任,確保貿易環節及時、順利完成。最后,各組將信函、合同、匯票、信用證、運輸及保險條款匯總整理,制作PPT展示成果以及撰寫心得體會和反思日志。
五、項目化的意義
本次課程結尾的項目化設置收到了學生大量的好評。全班30名學生在兩周的課堂教學中展現了巨大的學習興趣、語言運用能力、團隊意識、合作能力以及創新創造能力,發揮了自己的知識,挖掘了潛力。
首先,在公司籌備組建過程中,學生們按照家鄉區域劃分,形成了東北、華東和新疆三個公司。結合自己家鄉的文化、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和自然資源,設計公司產品、業務范疇、運行方式。隨后,集思廣益為各自的公司設計了名稱、Logo,比如“黑土地東北農副產品商行”、“海上人家特產公司”以及“吐魯番瓜果行”。產品類型多以當地農副產品、旅游產品、以及特色產品為主。經營方式選取的有獨資、合資等形式。學生在此過程中,以小組形式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培養了信息收集處理能力,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的同學也積極地參加到此環節中來,獻言獻策,利用機會來展示自己的才華。
其次,在貿易流程的環節中,項目化的設置有效的展現出了合作學習的優勢,促動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認真聽講了的學生會主動給其余的同學解讀每個環節的意義,并且應該如何進行操作;語言基礎好的學生會主動幫助承擔本組往來信函的寫作,會互相討論合同和信用證的范本,指導語言能力差的學生模仿范本完成各自的任務;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也會反過來負責中文文本的糾錯,核對諸多細節,協助完成小組任務;為了完成3筆交易任務,很多學生開始查閱了大量的商務信函教材,積累了大量的語料素材,甚至,還有學生總結了各版教材的優缺點,給學弟學妹們留下了寶貴的學習心得。
最后,本次項目化的設置,激發了學生更大的學習動力,明確了學習的方向。雖然老師只要求學生利用課堂時間完成項目,但是絕大部分學生都利用了大量的課下時間完成忘了信函的撰寫,課堂反而變成了討論會、協商會、暢談會。學生們暢談各自的想法,交流各自的經驗。在反思日志中,筆者看到有的學生感嘆從來沒有想過,在兩個禮拜中能完成30篇信函的寫作,覺得自己潛力無限;有的明確了就業的方向,認為自己非常適合進入企業,從事銷售工作;有的認為自己對銀行業務非常感興趣,終于理解了家人長久以來給自己設定的職業方向,感謝老師設置本次活動,提升了知識技能,理解了家人心愿;還有的學生對信函文本非常感興趣,產生了深入研究的意向,確定了自己畢業論文研究的方向和范疇等等。
本次課程改革,雖然只是變化了授課的形式,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筆者將繼續研究如何設置更加合理的課程教學形式,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促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