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強
摘 要:作為多年班主任,認為班級管理需要“花苞心態”,這樣才能以平和之心,靜待每朵花開。
關鍵詞:班主任;期望;尊重;嚴格要求;班級管理
什么是花苞心態呢?打個比方,就是我們在欣賞荷花的時候,喜歡盛開的荷花,也期待未開的花苞,甚至會產生遐想,或許那花苞將來盛開的時候比這一朵更美更艷麗。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更需要花苞心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學會慢慢守候,靜待花開。守候不等于無所事事,而是在“候”的過程中用心去“守”,這里的“守”應該包含這樣幾個層面。
一、寄予合理期望
花苞心態要求我們班主任首先要把每一個學生都看作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要相信每個花骨朵都有綻放的理由、空間和時間,要對每一個學生寄予合理的期望。如果期望值太高,就會帶給他們成長的壓力;如果期望值太低,就不會給他們帶來成長的動力。因此,寄予學生合理的期望,才能使他們努力生長,最終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燦爛花朵。
1.期望要與學生的能力水平、志趣愛好相符合
作為班主任,在對學生寄予期望時,首先要評估一下學生的智能特點、興趣范圍、個性特征。可以與學生一起分析他們的優勢在哪里,不足之處又有哪些;有些行業上的成功,不僅需要具備相應的智能水平,還需要有許多非智力因素的參與,學生是否具備了,或者是否可以通過一定的培養達到;你所期望的是不是學生感興趣的或鐘愛的……因此,期望要以學生自身作為參照,以他們的特長為出發點,而不要以周圍人甚至自己作為期望的參照物為出發點。
2.表達適度,激發動機
要將期望轉變為現實,得讓學生把班主任的期望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把被動變為主動。我們應該選擇一個適宜的時間與場合,與學生一起探討一下班主任對他們的期望,其效果遠遠勝過一日十次的重復。接下來,就要訓練學生成為生活的主動參與者,多讓學生自己作判斷、作選擇,承擔家庭與社會的責任,將生存與發展作為自己的內在需求。
二、給予尊重關愛
開花總需要一個過程。面對眼前的花骨朵,無論它是牡丹,還是玫瑰,甚至是無名的小花,我們都要給予相同的尊重與關愛。教育是一種師生的雙邊活動,應當建立在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信任的基礎上。作為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引領者的班主任,更應當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不是一個方法問題,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我們尊重學生,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保護,自信心得到鼓勵,這樣做能保護學生的創造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懂得自愛、懂得做人的尊嚴。只有尊重學生,班主任才可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聆聽學生的心聲,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最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在尊重學生的同時,我們還要用心關愛他們,愛是教育的真諦。花苞心態要求我們必須付出關愛,才能讓每一個花骨朵朝著開花的方向努力。換句話說,這里的關愛,相當于為花朵的開放予以澆水、施肥,使它們最大限度地獲取成長的養分,開出更為艷麗的花朵。那么,如何關愛學生呢?
1.給學生愿意接受的愛
班主任需要用智慧的眼睛發現學生的所需,需要用智慧的心靈探究學生的心理。讓他們知道老師的愛,理解老師的愛,乃至接受老師的愛,自覺回應老師的愛,甘心報答老師的愛。這樣,教育才會有效果,才會長久。
2.會愛“優等生”
對于優等生,我們應該愛之有法:要幫助“優等生”認識自己,要訓練“優等生”受挫心理。長期處于“金字塔尖”的優等生,很少品嘗失敗和被冷落的滋味,所以他們的挫折承受力相對較弱。作為班主任,首先不可將優生的身份和地位在班上特殊化,應與其他學生一視同仁。同時,優生擔任學生干部都不宜搞“終身制”。對于優生犯錯誤切不可遷就,而應該嚴肅批評。
3.更多關注“后進生”
作為班主任,我們更應該相信每一位后進生都會有“向善”的心理。所以,針對后進生,我們應深入了解、調查研究,找準其之所以“后進”的原因,對癥下藥。對后進生來說,這種愛尤其應該是真誠的。
三、輔以嚴格要求
每一朵花的生長都離不開陽光雨露,也難免會遭遇雨雪風
霜,如何才能使學生在遭遇雨雪風霜時不被摧折,這就要求我們在寄予期望、尊重關愛的同時,輔以嚴格的要求,這就好比為花朵的生長進行必要的修剪和矯正。經過修剪和矯正,學生才能更為茁壯地成長。
當然,嚴格不等于嚴厲,不等于不近人情,不等于讓班主任整天擺著一副兇面孔,讓學生魂飛魄散,這種嚴格要求是建立在尊重與關愛基礎之上的“嚴”,是對學生提出目標要求的肯定性;對學生違紀行為糾正的堅決性;對學生不良習慣糾正的持續性;對
學生學習要求的嚴格性;對班級日常事務、師生關系處理的嚴肅性;對學生個性培養的持久性;對學生道德品質培養的原則性。“嚴”要與科學的方法相結合,要講究藝術性,要做到嚴而有義、嚴而有序、嚴而有導、嚴而有恒、嚴而有章、嚴而有信、嚴而有度、嚴中有愛。這樣的“嚴”才能為學生所接受。
如果我們能真正做到上述幾方面,那么,接下來就可以懷抱“花苞心態”,保持足夠耐心,靜待每一朵花開。這個世界正因為各種花的花期不同,才會有四季花開的美麗!
參考文獻:
梁萬明.品讀《彼岸的教育》[J].教育文匯,2009(7).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