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寒
摘 要:在信息化、網絡化急速發展的時代,黨建模式亟待更新以適應和加快黨建信息化的進程,從而為黨群關系的重塑打牢基礎。在微博、微信這類新媒體服務于黨建工作的同時,移動客戶端(App)以其特有的穩定性和可控性優勢,吸引黨務工作者在開發、創新、探索中將其作為開展黨建工作的新平臺,以App為載體進行了一系列黨建內容的實踐。文章主要介紹目前國內黨建App的應用情況,并列述App在黨建工作中的優勢,希望借此為國內“互聯網+黨建”工作提供新的發展契機。
關鍵詞:移動客戶端(App);類型實踐;黨建工作
中圖分類號:D267.6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04-24
一、利用移動客戶端(App)開展黨建工作的必要性
在信息網絡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下,政黨信息化大步邁上了新臺階。在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技術”為顯著特征的網絡空間時代下,黨建工作進一步改變了其單向、枯燥、形式化的舊面貌。其中,尤以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介的黨建工作平臺成效最為顯著。而App作為一種更新穎的形式,不僅順應并充分體現了互聯網傳播靈活化、互動化、社交化的特點,而且通過將移動終端和PC端雙向融合,為全方位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創造了條件。在黨員學歷水平不斷上升、面貌不斷年輕化、流動速率不斷加快的現代社會,年輕黨員正成為黨建工作的堅實力量,App技術的應用無疑可以通過各項特色功能開展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其目的就是增加黨員對黨建工作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二、移動客戶端(App)在開展黨建工作中的優勢
1.更強的用戶體驗度和信息傳遞的即時性有利于黨建的宣傳
移動客戶端(App)實質上就像一個“主題商店”,“出售”同一類型的系列產品。相比起以往黨員想了解黨建信息,卻受制于時間和空間局限帶來的不便,黨建App使黨員不用再去費力地盲目搜集黨的動態信息,只需進入這個“商店”,便可知曉近期黨的相關新舉措、新理念,了解整合的信息精華,實現實時動態感知。可以說,這個平臺為黨員提供了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自我更新與充實的機會,真正做到了不受時空限制。
2.更強的針對性和個性化的設計有效提升黨員能力和素質以及黨建工作的成效
以往黨建活動的開展是集體性、無分化的,而不同個體間的接受度又存在差別,傳統單向的信息傳遞必然導致最終黨建工作的低效率,效果也不及這樣“量體裁衣”式地為黨員量身定做黨建學習的內容來得明確、有針對性。移動客戶端(App)就為這一層面的優化提供了技術支撐,通過將黨建App與PC相端結合,實現為黨員量身定制黨建學習計劃的目的,并通過后臺資源庫和用戶數據庫建設,做到實時跟蹤、實時記錄、實時服務。這不僅可以解決黨建工作難組織、低效率的問題,而且黨員通過自身針對性的學習可以切實提高各方面能力。
3.更多的功能開發機會為多維度開展黨建工作提供條件
正如之前所說的,一個App好比一家“主題商店”,而定什么“主題”完全自主。權威App統計平臺App Annie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12個與黨建相關的移動客戶端可供下載。而這些黨建相關的App功能各異,可以針對不同的黨建工作內容和不同層次的黨員設計相應的客戶端。這不僅為多角度、全方位地開展黨建工作提供了可行思路,同時也拓展了黨建工作的受眾面,使從黨內高層到基層,甚至包括黨外群眾的受眾能了解黨的思想和工作。
三、移動客戶端(App)在開展黨建工作中的類型
1.以加強黨員自主學習為主導而設計的App
這類黨建相關的App主要針對目前廣大黨員學習效率低、學習互動少、學習材料單一、管理考評難度大等現實問題,旨在貫徹“移動式學習”這個思路,盡可能破解黨員學習的時空局限難題。例如,“黨員小書包”App通過將傳統出版資源與互聯網技術有機融合,同時借助PC端融入,為黨員提供便捷、新穎、高效的學習平臺。廣大黨員可以在此款類型的App上自主選擇學習資源,以“我”為主,取長補短。
2.以全方位管理支部工作為目標而設計的App
支部工作開展的成效直接影響黨建工作的成效。通過設計相關黨支部工作App,將支部的工作開展情況、黨員互動學習、黨部科學管理等支部黨建活動放到臺面上,成為“看得見的機關黨建”。這對于支部黨員以及支部本身而言,既起到了一種無形的行為約束,又提供了榜樣示范,促進了黨員互助,帶動了各支部互動。例如,“支部工作”App將信息、互動、學習、管理、個人五大板塊融入其中,以大數據分析實現對黨建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3.以基層地區為單位細化黨建工作為特色的App
這類黨建App以基層地區為單位,以創設開展適合民風民情的黨建工作為特點。其中不僅包含最新理念教育宣傳和黨員培訓工作等基礎黨建工作內容,而且提供了有效途徑接近基層流動黨員,貫徹了普遍與特殊結合的黨建方式。例如,“黨員e家”App作為福建省黨員教育管理綜合服務平臺,在為黨員提供資訊、學習、活動、微門戶等服務的同時,更關注流動黨員管理,希望能貼近他們需求,提供多元服務。
四、移動客戶端(App)對于開展黨建工作的思考
黨建工作要想取得實際成效,光有切合黨意、與時俱進的新思想是不夠的,這還只停在“虛”的層面,思想最終還是需要付諸廣大黨員的行為來呈現才能做到“實”的成效。“虛實結合”才是當今開展黨員建設活動的途徑與目標。在“互聯網+”模式發展迅速的當下,黨建工作信息化工作迎來了新的機遇。其中,黨建App作為一個新媒體平臺,為加快黨建宣傳,落實黨員學習,強化黨群互動拓展了新渠道,再加上App穩定性和可控性的優勢,極大地提高了黨建工作開展的牽引性、科學性和時效性,使黨員學習找到了進步的臺階。
但是,機遇和挑戰總是并存的。就目前黨建App的發展來看,其仍處于不成熟階段,各類黨建App的內容設計過于同質,信息資料更新速度較慢,后臺運作管理效率不高。這些問題的解決依賴于進一步的創新開發以及技術人才隊伍的建設,從而真正實現“掌上”黨建實踐的新形態。同時,我們應當認清,鼓勵黨員自主去參與黨建工作才是最有效的,主動性可能不是黨建工作有效性的充分條件,但它一定是黨建工作取得有效性的必要條件。我認為黨建App的設計除了考慮到黨建信息的內容實質,也應探索一種“強制但不強勢”的形式,讓黨員自主創設,發揮“互聯網+”模式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陳 甦,劉小妹.我國“互聯網+黨建”新模式成效斐然[J].人民論壇,2017(1).
[2]劉紅凜.黨建信息化的發展進程與“互聯網+黨建”[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6(1).
[3]儲 霞.運用互聯網開展黨建工作的思考[J].理論探索,2012(1).
[4]溫映瑞.略論互聯網時代黨建創新[J].黨政論壇,2011(8).
[5]吳秋萍.“互聯網+”黨建模式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8).
[6]馬 曦.高校黨建App研究綜述[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6).
[7]劉 婷.“指尖上的黨建”——App在黨建工作中的應用探討[J].語文學刊,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