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克高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小學數學的需求。小學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對象應該是富有現實意義的,這樣才能夠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他們進行觀察、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有效地數學教學并不能夠僅僅依賴于單純的記憶和計算,自發的探索和實踐才是如今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體系中,教師的核心工作并不是僅僅讓學生“學會數學”,更多是的是讓學生喜歡上數學,愛好數學,在此基礎上充分的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以及實踐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對于兒童認知規律有著一定的研究,從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出發,以新課標理念作為指導,更好的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本文就新課程標準下數學課堂教學應該如何的進行有效教學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討。
一、數學教師教學現狀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他們能夠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來進行學生,因此他們的教學方法和課堂有效性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水平。但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有以下的不足。
1、課堂設計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目標模糊化
很多教師在走入課堂之前,備課不夠充分,忽略了學生自身的發展。在目前小學里,很多數學教師是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備課,或者是抄襲相關的教案設計,并沒有根據自己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培養他們的數學能力。對于學生情感、認知和態度方面缺乏了解,導致課堂定位標準存在有一定的偏差,對教學目標的實現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教學目標的設定在課堂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教師僅僅是根據教材內容,或者是根據常規的教學目標來開展課堂教學,這樣的目標模糊化沒有重視學生全面協調的發展。
2、情境設計、活動開展的表面化
有一部分教師為了應付新課程的檢查,簡單的認為只要在課堂中創設了情境就是掌握了教學的精髓,并沒有充分的考慮到自己創設的情境、開展的活動是否符合小學生認知水平,能否幫助他們更快的理解教學內容,不然的話會起到相反的教學效果,甚至使得學生更加的茫然。
二、當前小學生數學學習現狀
學生在小學階段,他們數學成績的高低在根本上取決于課堂的教學效率,根據筆者的調查研究,認為在目前的小學生數學學習中,主要存在有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弱,創新思維不強
在數學課堂上學生遇到難點時,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選擇的是獨自思考,然而更多的同學選擇詢問其他人。這一點說明在目前很多學生問問題的意識是比較淡薄的,遇到問題他們更多是傾向于尋求幫助,而不是先嘗試著自己鉆研和探索問題,缺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薄弱也和他們的創新思維不強有著一定的聯系,在傳統的教學體系,學生的創新思維往往會被老師所否定,這和課堂教學方法也有著很大關系。
2、主動參與性不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在數學課堂上,如果學生認為數學學習是興奮有趣的,能夠更為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但是在目前的小學課堂上,能夠主動提出問題以及參與課堂討論的學生仍然只是小部分,很多學生在課堂中會經常性出現分心走神的情況,嚴重的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率。只有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越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夠得到提升,在目前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并不是很強烈,這和教學方法有著密切的聯系。
三、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
1、多媒體資源的利用
在數學課堂上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充分的將圖片、文字、動畫、聲音等因素結合起來,進行綜合統一管理,形成交互性十足的教學環境,制作數學教學輔助課件。在圖文并茂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度會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會調動起來,能夠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2、情境創設要符合學生實際,加強練習實效性
信息技術給情景創設帶來的一定的便利,老師能夠通過相關設備向學生傳達信息。純粹的情境創設不利于課堂教學的,教師在設計情境的時候應該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避免出現提出問題過于深奧或者過于表面的情況。如果問題太難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太膚淺的話學生不能夠進行思考,表面上課堂氣氛是活躍的,但是并沒有起到教學效果。在布置聯系的時候,要加強其實效性,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完成練習,從而培養他們的手動能力。在教學任務較重的情況下,教師不能夠只顧數量不考慮質量,可以在計算機內記錄學生的聯系情況,方面檢查數學教學的效果,從而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
3、分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分組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生的過程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嘗到成功的滋味。因此,在根本上教師需要大力培養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和踴躍發表見解的學習態度,真正的調動課堂教學氣氛。學生在小組內部,能夠相互交流信息,甚至是通過ppt的方式來相互展示,使得他人能夠更好地明白自己表達的。在學習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生不僅能夠了解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還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團隊合作。
4、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
信息時代能夠便于信息的存儲以及學生能夠更好表達自身。教師不能夠光憑借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生,還需要考驗他們其他方面的能力,鍛煉他們的表述水平和運用新科技的能力。除了學生的學習成果之外,還要了解他們學習數學的過程,關心他們在數學學習中的進步和提升,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發展對學習的能力。
四、總結
信息技術不僅僅是數學教學的輔助工具,在小學中教師應該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教學環境,從而更好地滿足課堂上情境的創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實現信息的共享,更容易的獲取最新的信息,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團結合作,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張海燕.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研);2011.03.
[2] 朱 潔.信息技術讓數學課堂教學放出光彩[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5.
[3] 田 晶.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