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岳鋒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傳統的機械化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根據初中生的思維特點,簡要闡述了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教學應用中的重要意義、傳統教學模式在初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合作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表現形式。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合作學習是以學生自主學習,通過采用小組合作、班級合作的基本形式,將教學中的各種動態因素系統的利用起來,促進教學效果,將整個團體作為成績的評判的標準,共同實現教學的目的。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許多中學老師都對合作學習模式以及操作有了一定的的認識,將合作學習的模式得到了許多教師的推崇,并將其積極的應用于教學之中。在初中數學教學之中,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學習的精神和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的探索知識,培養出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積極應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實施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數學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一味進行知識傳遞,忽略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導致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受到極大打擊。而在合作學習模式中,課堂教學有更多的討論時間,這不僅能夠讓教師有了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的接受能力,同時也給予了學生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與平臺。比如說,針對某個研究課題,教師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合作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那么,每一個小組在討論與研究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與疑惑,而這些也許就是他們學習的盲點或者是學習知識的相關延伸。此時,教師既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也可根據這些問題進行相關知識的授課。
(二)有利于學生團結互助精神的培養
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將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能夠將每一位學生個體轉化成為一個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團體。只有具備了一定團隊意識與能力,學生之間才能更加和諧,相互幫助與監督,從而共同提升學習能力。眾所周知,當個體在面臨某一種困難時,極易出現無助、氣餒的心態。但是,如果一個團隊面臨著同樣的困難,團隊當中的成員必定會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博取眾長,逐步攻破困難,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二、傳統教學模式在初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模式過程缺少科學性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與隨機,教師通常是將學生按照座位隨機分組,比如前后一組或者左右一組,這樣的分組方式并沒有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個性特點,使后期的合作學習不能得到很好地開展。傳統的分組方式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身規律和學習特點,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合作思維,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合作學習的模式正好避免了這一缺點,教師在課堂上將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意識。
(二)傳統教學模式過于表面化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將教室的桌椅擺放成長方形或者“T”字形,一個小組的學生圍著桌子坐,表面上雖然是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實際上傳統的教育模式還是起著主導作用。現代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機械化學習,而是需要教師提出相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通過小組交流完善自己的答案。
(三)傳統教學模式過程中學生積極性不高
傳統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知識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機械灌輸,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依賴性強,缺少參與活動的熱情,總是在小組討論、分工中扮演著無關緊要的角色。教師在小組合作中沒有做到學習任務的合理分配,久而久之,那些不愿意參與的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也就不能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
(四)教師教學時針對性不強
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只是對學生簡單地進行分組、任務分配,未對小組學習的情況進行跟蹤和總結,以及有針對性地指導,只強調合作學習下小組成員任務的完成情況。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不僅要讓小組成員完成任務,還要針對每一個人的劣勢進行改善,使小組合作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全面發展。
三、合作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表現形式
(一)小組互動模式的實施
小組互動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經常被運用,已經成為了合作學習模式的關鍵。教師一般在教學之前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在分組的過程中要做到“組間同質,組內異質”,這是為小組間的公平競爭以及組員間的互相幫組提基礎。分組之后,讓學生準備好下節課堂學習的相關材料,以便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展開有效的討論,并通過討論得出結論和標準答案。同時老師通過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去除討論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最終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二)競爭學習模式的實施
競爭模式也是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比如,初中的數學知識中,方程占據了非常重大的一部分,包括方程的列法和各種解法,為此,老師可以針對這些內容通過競爭的方式來實施合作教學。實施該模式,首先也需要科學分組,分好組之后,老師提出對方程題目進行解析競爭,看各小組做這些方程時各自花費了多少時間,以此實現競爭的目的。在這個競爭的過程中,各小組在解題之時因為需要會促進彼此間的互相幫助,同時小組中存在的數學能力有待提高的學生發現不足,帶動他們學習的意愿和能力,并最終實現共同進步。(三)課外學習模式的實施
學習是為了應用,作為應用性極強的數學學科,更需要應用。教師通過采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應當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積極應用于課外的生活之中。更重要的是,老師可以通過布置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外進行合作,解決這些問題。當然,最為關鍵的是老師不知道的作業必須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比如家庭繳納各種費用的計算等等。
四、結束語
總之,初中數學不僅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同時也是一種實用的工具,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數學知識已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初中數學對于人們的生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讓初中數學教學更好的開展,應該在初中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以此來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讓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為祖國建設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桑建麗.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踐[D].山東:魯東大學,2014.
[2]孫元飛.初中數學合作學習問題調查與對策研究[D].山東:曲阜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