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
摘要: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課堂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經過學習,我認識到高新課堂的重要性。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
英語作為時代的特征備受人們重視。學生能掌握好英語是老師的重大責任,但在現實的英語教學中,課堂活動效果低,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且考試成績不理想。作為英語老師,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迫在眉睫。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和體會,本人摸索了幾個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這里與廣大教師朋友共同交流和探討。
一、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想學
興趣是一種潛在的素質,它能激發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傾向,它是克服困難,推動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教學的基礎應該是學生“想學”。教師只有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積極參與,主動學習。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利用和創造一切契機,培養和增進師生情感,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動機;努力營造學生敢說、敢想、敢做、不屈從于權威的開放氛圍,在教學過程中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溫和的語言、飽滿的情緒去感化學生,調動學生的內在潛質;重視、尊重、贊揚和鼓勵不同的想法和意見,樹立學生繼續努力的信心;對學生學習中的失誤,抱寬容的態度,允許其存在。
2.進行學法指導。學外語不僅要“肯”學,而且要“善”學,要講究學習方法。科學的方法能減少學習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施教之法,貴在啟導。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交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保持和維護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勤聽、敢說、多讀、樂寫的習慣,指導學生正確地記憶、思維和有效的學習策略,讓學生全面參與,全面發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
3.讓學生體驗成功。
二、指導課前預習讓學生會學
預習能使課堂學習過程前移,有利于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提早進入學習過程,有利于學生帶著思考的頭腦,有準備地進入課堂學習過程,有利于減輕教師課堂教學負擔,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通過有序預習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要注重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做好以下工作:
1.認真閱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編寫判斷題、問答題、改錯題以及完形填空題。
2.整理課文中出現的新的或者不理解的詞匯和短語,并利用這些詞匯或短語自己編寫單選或填空題。
3.整理課文中出現的難句、長句和好句,并利用這些句子編寫成英譯漢。
三、指導課后探究讓學生善學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適當的問題情景,使學生在已知與未知之間產生矛盾、疑惑、驚訝,就能引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指導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善于學習,讓學生在探究中“運用”所學知識。英語學科探究性學習的實質應該是把探究性學習的方式引入課堂,促使英語課堂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整體轉變,提高教學效果。英語學科的探究性學習,應該依照學生英語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采取分階段、分層次、遞進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實踐中,我構建了雙基培養模式、知識拓展模式和社會實踐模式等三種探究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課后探究,培養和提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1.指導學生在課后學習和掌握一些語言形式,比如課文中的重點詞匯、短語、語法結構等。
2.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一步歸納總結,如要學生找出話題中心、寫作意圖、作者觀點、態度等。
3.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有計劃地多閱讀一些貼近時代、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貼近學生英語水平的讀物,擴大英語語言材料的輸入量,逐步提高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指導課上交流讓學生敢學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與學生共同合作創設交際實踐的語言環境,鼓勵學生大膽用英語交際,使課堂變成劇場,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達到運用英語的目的,從而提高了英語水平。教師努力研究學生在課堂中的活動方式,盡力讓學生處于主體激活的狀態,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對學生最有價值的實踐活動,使之成為學生樂意追求的學習形式。
教學過程中,我大膽放手,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調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和掌握課文的新知識點,以交際為中心進行多樣化活動,如朗誦、唱歌、值日報告,看圖說話,情景交談,角色表演,討論問題,提出問題,開展小組或男女生之間的問答、搶答競賽或辯論賽,簡述對文章的見解和領會等交際性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在“做事中”學習英語,在學習中提升英語能力。
五、變革教學模式 學生主體
新課程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發展的主體,現代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關注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要保護好學生在探求新知過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獲取,在探究中發展。因此教學方式要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互動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啟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習成為在教師引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積極地踐行這些學習方式,對學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畢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發現過程,能夠同時體驗到發現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這樣既可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因此,教師應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使課堂“活”起來。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
總之,英語是一門有趣的學科,如果我們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授課水平,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努力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我們一定會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英語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