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進
摘要: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學更是一門藝術,教學的藝術就是如何指導學生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優秀學生之所以成績優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學習方法比較科學;學習困難學生之所以學習困難,也往往是由于學習方法不當。
關鍵詞:淺談 小學數學 學法指導
要使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教師必須加強學法指導。下面就結合自己平時教學實踐,就如何指導學生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來談幾點體會。
一、教會學生要能“讀”數學課本
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閱讀數學課本,主要是指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去深入理解課本內容。①讀課題。要求學生細細體會課題,能提綱挈領地抓住主要內容。例如,在教學分數除法中的“分數除以整數”一課時,出示課題后可讓學生聯系分數乘法想到本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②讀例題。在嘗試練習時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讀例題,初步領會解題方法。如在“解簡易方程”的教學時,可在出示嘗試題后讓學生帶著解方程的格式和注意點去閱讀例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③讀插圖。教師應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上的插圖,使學生更具體、更形象、更準確地理解文字的內容;④讀算式。應要求學生準確地讀出算式,弄清算式的意義;⑤讀結語。要求學生對教材的結語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準確地把握。如:把分數化成百分數的結語里同時用了兩個“通常”,在總結方法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明確兩個“通常”的具體含義,比較出不同,以便更好的掌握。
二、引導學生要多“說”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說,啟發、指導學生發表見解,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并讓盡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盡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例如,口算,現在已經名不副實,多數用筆算代替,學生動手不動口。其實,過去不少教師創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級教學中,如13-9=?教學時寓教學于游戲、娛樂之中 ,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我們不能把數學課變成枯燥無味、讓學生學而生厭的課。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并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于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三、鼓勵學生要善“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足見筆記的重要性。記筆記有一定的技巧,如果掌握得好,對學習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做學習筆記;其次要指導學生將數學語言轉化為數學符號,數學符號是數學語言的重要表現形式,它不僅簡潔美觀,而且便于記憶和使用;再次要熟練掌握數學中常用的書寫格式;另外還要會作圖,包括根據條件作圖,解題時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直觀圖形。例如,在分析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時,鼓勵學生根據題意畫出線段圖,就能更容易地找到分率與數量的對應關系。
四、啟發學生要勤“思”
知識,只有通過大腦的積極思維,而不是單純憑死記硬背得來的才是真正的知識。這說明思考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正如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因此教學生學會思考不僅重要,而且必要。“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探求知識的起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科學提問,不僅能把教學內容逐步展開,也是引導學生思考,啟發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因此,要真正啟發學生思維,教師應精心設計問題,注意提問藝術,要找準問題,精選問題,組織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得到正確答案。
數學教學中,還要善于暴露思維過程,留下一定的思維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思在知識的轉折點,思在問題的疑難處,思在矛盾的解決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在教學中要注意給學生設置疑點,提出問題,啟發學生勤思多想,注意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得到較好的發展。如:一艘輪船所帶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時。駛出時順風,每小時行30千米。駛回時逆風,每小時行駛的路程是順風時的4/5。這艘輪船最多駛出多遠就應往回駛了?教師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1)根據往返行駛路程相等,可列方程為:30X=(30×4/5) ×(6-X)(設最多駛出路程要用X小時),解出X后再求30X;(2)先求出逆風時的速度:30×4/5=24(千米),再根據時間相等,又可列出方程:X/30+X/24=6(設這艘輪船最多駛出X千米就應往回駛了)(3)如果把這艘輪船最多駛出的路程看作單位“1”,根據往返的時間關系,可列算式:6÷(1/30+1/24)。這樣啟發學生多思,溝通了知識間的縱橫關系,變換解題方法,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總之,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重視的如何,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敗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效果。可見實施學法指導勢在必行。誠然,學法指導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形式是多樣的,也是一項十分具體細致的教學工作,作為教師應根據不同教材,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指導方式,真正做到“教”為了“不教”,“學”為了“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