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要:電網企業是資金密集型企業,資金風險防控一直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隨著經營環境變化以及信息化技術應用,資金管理薄弱環節發生變化。本文旨在通過分析電網企業資金管理現狀,找出電網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風險,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電網企業;資金管理;風險防控
一、電網企業資金管理的現狀
電網企業具有用戶多、跨地域、多層級、重資產等特點,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企業。資金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即電費收入由供電所、營業廳向客戶收取,通過縣供電公司、地區供電公司歸集至省公司,電費資金賬戶實現“一行一戶”;生產經費由省公司根據各單位年度財務預算和月度現金流量預算向基層單位經費賬戶逐層下撥,每個單位允許開立一個主要結算賬戶。
資金管理方式基本實現信息化,以中國電財系統為平臺,與商業銀行、財務管控系統對接,電費歸集由中國電財系統將從商業銀行獲取的收入明細信息傳遞至財務管控系統,財務人員審核確認并生成會計憑證,再由財務管控系統將該類信息傳遞給營銷系統;經費撥付時由財務管控系統發送電子支付指令,通過中國電財系統傳遞給商業銀行,支付成功后,信息逐層回傳并生成會計憑證。
二、電網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風險
以安全、效率、效益為重點,降低存量、盤活流量、做優增量是電網企業實行資金管理的總體目標。在實現總體目標的過程中,電網企業資金管理還存在以下風險:
(一)三級資金歸集鏈條冗長
省級電網公司采用三級核算,即省公司、地市供電公司、縣供電公司三層管理。由上而下,電費賬戶數量逐級顯著增多,資金鏈條冗長,風險加大。加之為偏遠市縣公司服務電費代收業務的地方性商業銀行及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尚未實現電費資金的自動實時歸集,存在資金沉淀風險。每周在逐級下撥生產經費時,部分資金會沉淀在市縣公司經費賬戶2天左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資金安全風險。
(二)資金收支曲線不匹配
由于大工業用戶電費抄表集中在每月25日以后,每月電網企業電費資金流入普遍呈現“前低后高”態勢,前20日資金流入僅占當月總流入的1/3左右,其余資金主要集中在下旬至月末。但稅金、工資及社保、購電費等大額資金支出通常在每月25日之前,與資金流入時間嚴重不配比,存在資金流動性風險。
(三)業務與財務信息系統融合不到位
目前,電網企業各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尚未完全融合,對資金風險的監控尚未實現閉環管理,信息化仍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資金收支信息分散于財務、營銷、電財、銀行四大系統,由于各系統信息規則不統一,尚未實現信息同步與共享。二是數據質量和完整性有待提高。三是尚未建立起健全的資金在線監控系統,省公司無法實時掌握各單位資金收支情況,監控時效性差。
(四)電費資金流入中匯票比例顯著上升
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高耗能企業融資受到限制,資金鏈十分緊張,普遍要求以銀行承兌匯票結算電費,目前,央行強力推進電子匯票,紙質匯票將逐步被電票取代。大量銀行承兌匯票嚴重影響電網企業的資金流動,同時,還存在假匯票、惡意掛失止付、存放保管等風險,給電網企業資金管理帶來較大的資金管理風險。
(五)客戶拖欠電費情況日益突出
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影響以及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要求的制約,一些高能耗企業效益下滑,特別是鋼鐵、建材、電解鋁、硅鐵等行業普遍虧損,企業一方面面臨改進生產設備的轉型升級要求,一方面面臨市場低迷的經營困難,企業破產、關停、重組情況增多。另外,一些中小型高能耗企業隨時有可能退出市場,電費回收十分困難,陳欠電費易產生呆賬壞賬風險。
(六)基層資金管理人員風險意識尚待提升
目前,市縣公司是電費資金收繳的主力軍,資金數額大,接觸現金頻繁,管理鏈條處于末端,其資金管理人員呈現年輕化、流動快、風險意識淡薄等特點,容易出現因一念之差做出違法違紀的事情,加大了電網企業資金舞弊風險。
三、電網企業資金風險防控措施及建議
為適應電網企業財務體制機制由分散粗放向集中統一重大轉型的新形勢、新要求,電網企業資金管理應在管理鏈條、流動性、業財融合、資金人員風險意識等方面強化管理,提高資金風險防控能力。
(一)壓縮資金管理鏈條,取消縣級財務核算主體
以“更集約、更扁平、更專業”為指導思想,優化調整財務組織機構,撤銷縣級供電公司會計主體,財務工作上劃至地市供電公司集中管理。嚴格實行“一市一行一戶”賬戶管控模式,壓縮銀行賬戶數量,提高資金集中水平。優化集團賬戶資金池功能,實時自動歸集各單位電費資金,化解資金沉淀風險。以資金分級授權為重點,構建基于“基本授權”和“崗位授權”的框架體系, 形成關鍵控制點和授權標準相銜接的授權評價機制。
(二)實施現金流量預算精益化管理,防范資金流動性風險
實施現金流量預算按月編制按日排程,省公司根據當月售電收入趨勢和融資情況,編制資金收入曲線;各單位根據當月現金支付需求編制資金支出曲線,并據此進行“資金日排程”:購電費、稅金、工資及社保按照約定日期進行付款,還本付息按照合同約定日期進行付款,實現三級賬戶“日結零”狀態。通過實施現金預算精益化管理,規避資金收支不配比而引發的流動性風險,同時減少資金沉淀在基層的風險。
(三)融合業財信息系統,實現資金在線監控
注重源頭治理和事前防范,從最基礎、最基層、最前端抓起,強化業務與財務系統融合統一,信息實時反映、過程實時控制、結果實時監督。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將原本分散在財務、營銷、中國電財、商業銀行四大系統的資金收支信息進行整合,前移信息獲取方式,更加注重從銀行交易、營業收費環節提取信息,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繼續完善資金風險在線監控功能,由信息系統主動檢查、預警、監督整改,借助生物識別、委托授權、業務簽名認證、數據加密傳輸等安全技術,切實保障資金支付安全,構筑起嚴密的資金監控網絡。
(四)強化匯票風險管控,實現現金與匯票“一體化”管理
研究紙質匯票與電子匯票管理難點風險點,制訂銀行承兌匯票管理制度,明確各級部門職責分工、電子密鑰使用保管以及銀行承兌匯票全周期管理流程,防控紙質匯票與電子匯票流轉操作風險。以財務信息系統為平臺,創新匯票管理模式,由地市供電公司收取匯票并負責托管,省公司負責集中運作,實現實時監控收取、背書、到期承兌、貼現等全過程。將匯票背書轉讓納入月度現金流量預算,從而達到匯票集中運作的閉環管理,緩解資金壓力,實現現金與匯票“一體化”管控,確保匯票資金安全。
(五)強化欠費風險管控,防范電費呆壞賬風險
電費回收“一戶一策” 是電網企業防范電費損失風險的“良方”,對欠費風險較高的用戶,要嚴格落實用戶風險評估、預購電、分次結算、抵押擔保、電費保全等措施,嚴防出現大額欠費。建立電費跨部門協同機制,發展、財務、營銷、交易、物資等部門要積極協同,通過“物電抵賬”等措施共同防范電費損失風險。充分發揮電費抄核收一體化、營財一體化等信息化系統功能優勢,加強電費回收全過程管控,規避電費呆壞賬風險。
(六)加強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強化資金安全意識
積極開展財務人員職業技能、法律法規和廉潔自律培訓,教育廣大財務人員熱愛財務工作,敬重財務職業,嚴守財經紀律,嚴守道德底線。強化銀行印鑒、網銀U盾、重空憑證、銀企對賬、電費退費等重點領域監督,定期開展資金安全檢查,以問題為導向,促進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不斷提升,構筑資金安全紅線。
參考文獻:
[1]電網企業資金安全管理與風險控制研究[J].邵信群.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8).
[2]“資金支付”系統建設[J].張力群.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1(22).
[3]智能化發展給電網帶來的風險與防控對策[J].高培明,侯新華.能源技術經濟,2011(07).
[4]互動用電方式下的信息安全風險與安全需求分析[J].劉念,張建華.電力系統自動化,2011(02).
(作者單位:國網寧夏電力公司)